12月17日下午,2023武汉诗歌节·中国诗人面对面活动围绕胡弦的新书《葱茏》《水调歌头》展开了诗意而热烈的讨论。宗仁发、欧阳江河、耿占春、陈先发、任白、胡亮等6位嘉宾组成强大阵容,与之对谈,形成一场高思想密度的诗论分享会。
胡弦是知名诗人、散文家。出版有诗集《沙漏》《定风波》《空楼梯》、散文集《蔬菜江湖》《永远无法返乡的人》等。曾获《诗刊》《星星》《作品》《钟山》等杂志年度诗歌奖、鲁迅文学奖等。对于新诗集与诗歌创作,胡弦说,自己渴望诗中的神秘性,“诗就是这样,很奇怪,你不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诗歌的开始对他来说本身就是神秘的,感觉到森林有时候就是象征森林,但两者是合二为一的,一首诗实际上就是这种所感觉的森林带着你,最后走到了一座象征的森林里。
知名诗人、评论家胡亮表示,丰富性与变幻不定是胡弦诗歌的最大特点。阅读胡弦的诗歌,令人有时感觉他是山水诗人,有时是市井诗人,有时是儒家诗人,有时是道家诗人,还有时是抒情诗人,或是叙事诗人。另外,胡弦诗歌里有相对二元的现象,他会在不同的作品里面呈现其他维度上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自我,十分有趣。
著名诗人、安徽省文联主席陈先发解读胡弦诗集《水调歌头》,认为其中至少有五种空间。第一种是地理的空间,他的诗歌里既有北方原野的雄浑,又有南方流域的敏感与细腻;第二种是历史的空间,胡弦借助一些历史人物与遗迹,把运河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空间打开了;第三种是建筑的空间,胡弦对一些古老建筑的描写,是一种样板式的写作,他把那些古老空间里面的光与影复活了,显得特别生动;第四种是人的空间,无论是写河流还是写地域,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的命运变化,胡弦诗歌里面人的气息始终与河流的气息连接在一起,处于一种鲜活的波动状态;第五种是复合的空间,它与前面四种空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交互进行的。
著名诗人、书法家欧阳江河认为,胡弦作为江南诗人,诗歌里面的江南语境值得探讨,这决定了他的写作有一种宿命的味道。江南是留给我们中国诗歌的一个礼物。它的古老、优美、颓废、消逝与在场,呈现在胡弦的笔下是一副光影交错的样子,有影子、幽灵、死者,以及各种各样意义上的脸,它们的共同存在造成了一个莫须有,这个莫须有是理解胡弦诗歌非常重要的线索。
著名诗人任白认为,胡弦诗歌的内在空间是开阔甚至恢弘的,但这种开阔和恢弘是通过一些非常细密的、有质地感的意象编织而成。那些意象及其陡峭险峻,能不断为读者带来阅读过程中的惊喜。同时他会在诗中通过大的内在结构、空间的设置,把格局给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