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四十年 巴东基础建设全面提速

2023-12-12 22:24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林建辉)12月8日,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含巴东长江二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咨询会在武汉市顺利召开,这标志着50万巴东儿女盼了10多年的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巴东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项目作为巴张高速先期启动实施的一段,起点位于巴东县溪丘湾乡接G42沪蓉高速,在巴东县城跨长江后,经茶店子镇、宜昌市秭归县磨坪乡,在野三关镇与G50沪渝高速相接。项目全长70.596公里,桥隧比约82%,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路基宽度25.5米,总投资约201亿元,计划2024年正式开工,2030年建成。

f7cc7ad75c13df23db06f4d8cb0e9b0.jpg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巴东县城多彩绚烂。(李勇衡 摄)

八百里巴东,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山”盘踞,长江、清江“两江”横贯,在赋予巴东独特自然景观的同时,也给巴东人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巴东县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恩施州建州40年来,巴东县着力破解基础设施落后和基础产业薄弱等发展瓶颈,加大对交通、通信、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基础建设全面提速。202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01.36亿元,是1983年的2238倍,年均增长21.2%。

谭德魁 摄.png.png

郑渝高铁和沪蓉高速在巴东溪丘湾乡并驾齐驱。(谭德魁 摄)

建州以来,巴东县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着力打造“水陆铁”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整体上实现了闭塞滞后—瓶颈制约—基本缓解的“三级跳”。2022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160公里,是1983年的8.6倍,年均增长5.5%;G50、G42两条高速公路贯通县境;“宜万铁路”动车组停靠数量大幅增加;“郑渝”高铁顺利开通,巴东成为全州首个进入高铁时代的县市;“长江黄金水道”重要作用依然凸显。

四渡河大桥 吴以红摄.jpg.jpg

四渡河大桥。(吴以红 摄)

建州以来,巴东县邮电通信业经过整合和规范管理,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结束了邮政电信独家经营的格局,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持续发展,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从低速的铜线电缆到高速的全光网络,再到如今的高速率、大容量5G无线通信,从“见字如面”跨越到“万物互联”的新时代。2022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达到7390万元,是1983年的119倍,年均增长12.7%;电话用户(移动加固定)用户达到43.4万户,是1983年的419倍,年均增长16.3%;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58.82万户。

建州以来,巴东县持续加大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加快。2022年,全县共有小型水库18座,较1983年增加3座;水库总库容2363万立方米,是1983年的2.9倍,年均增长2.7%;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57万亩,较1983年增加1.19万亩,年均增长0.6%;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80.7万马力,是1983年的191倍,年均增长14.0%。

栉风沐雨筑坦途,一路前行向未来。当前,巴东正不断推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工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着力实施一批交通、民生、水利、城市功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巴东实际的“双集中”高质量发展路径,努力打造着“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先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