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真真、通讯员肖顺云)汇创新之光,聚创业之火。11月25日,武汉大学“创客工场”启用。
“创客工场”由武汉大学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与武汉大学科技园共同设立,可同时容纳180余名师生开展活动的路演厅,10个创业洽谈间,近百平开放洽谈区域,室外阶梯路演区域、室外洽谈区域……研讨的一百零一种可能,创客工场已经全部考虑好,为每一个创新思维提供充分的场域。
数十位专家担任实践导师,为参与工训创新实践的同学提供精准指导。
一场讨论告一段落,来休闲空间放松一下,打一场乒乓球、品一口香茗,候一片梧桐飘落,看斜阳温柔珞珈,整理好心情,再开启下一轮奋斗。
在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的深处,藏着一个小而美的“三创微展览”,学科竞赛、科创作品、工训教学,3大板块展示WHUer的智慧与激情。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讲述了学校贯彻落实“三创”教育理念的发展经历,并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期望,“创客工场要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助力武汉大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现场嘉宾共同按下启用柱,创新和创业的风,从这里将吹遍珞珈山。
“不仅工科需要工程训练,文法理工农医都需要实验实训。”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期待,“把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共进的实践经历中,催生新技术、孕育新产业。”
“启动自主创新,在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领域,迎头而上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刘胜用生动的案例向大家讲述了创新创造的重要意义,并期望学子要敢于做科技发明,多出创新性成果。
创新之火汇聚珞珈,科创之光点亮荆楚。武汉大学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联合华中多所高校,筹备发起湖北省大学生科创竞赛训练营,资源汇集,群英荟聚,推动“赛教、产教”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