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工程是我国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重大工程,它的任务就是把深埋在沙漠下数千米的油气资源钻探出来。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我国“深地工程”重点油气项目——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井,经过177天的钻探,井深达到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为我国进军万米深地探测提供了核心技术和装备储备。
今天(15日),这口井即将开井。9432米的井下,到底有多少石油和天然气?将通过油气测试揭晓。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我身后就是跃进3-3井,可以看到钻井平台上已经没有繁忙的工作场景,而在地面的油气测试区,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为油气测试做最后的准备。那么这口亚洲最深井,到底有多少油气资源?将在今天下午的油气测试中揭晓,让我们共同期待。
经过10多天的准备,这口亚洲最深井完成了井壁支撑、井筒清洁、下入油管等工作,目前已经为9432米油气打通了上行通道。
油气经过3个小时的时间,从9432米的地下涌上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来最终确定这口亚洲最深井的油气产量。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刘练:通过对这口井的测试,将进一步验证塔里木盆地的超深层油气资源量。同时,我们在钻探过程中创新形成大位移井技术,钻头从5300米斜向钻进,成功钻取到距离井口3.4公里外的油气资源,这为生态保护区、地质复杂区等区域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提供了示范。
亚洲最深井——跃进3-3钻探全过程
让我们通过一个小片,来了解一下亚洲最深井——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的钻探开发全过程。
塔里木盆地:已建成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
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主阵地,油气资源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
当前,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全面进入超深层,已建成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
在五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塔里木盆地还被称作塔里木海,亿万年的沧海桑田,让海洋中沉积的碳酸盐地层深埋在数千米的地下,慢慢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在海进海退的过程中,盆地快速形成了碳酸盐岩地层,在地层运动和流体溶蚀下,形成了储集油气的空间,油气运移后,就被封存在近万米深的“房间”里,成为地下“宝藏”。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油气勘探管理部副经理 李海英:我们创新形成了超深层储层立体成像技术和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这两项技术相当于给地球深部做CT扫描,断裂的识别精度从30米提高至目前的15米。我们找到了破解超深层油气资源的“密码”:这些贯穿深部的大断裂不仅是油气通道,还可以成为储存油气的“房子”。
由于塔里木盆地地质条件与世界其他盆地完全不同,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油气藏普遍存在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等勘探开发难题。在塔里木盆地打井,钻井到达一定深度极限后,每向下一米,难度都面临着几何倍数增长。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经理 刘湘华:我们攻克了抗高温钻井液体系、测控仪器、完测工具等关键装备和技术,探索形成了9000米级复杂超深层井身结构设计技术,不仅实现了由“打得成”到“打得快、打得准”的重大跨越,还降低了成本、实现效益开发。
在塔里木盆地,目前深度8000米以上的井超过200口,探明资源量达50亿吨,已知超深油气资源量位居全国各大盆地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