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新疆依托口岸和通道优势 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1-06 09:38

新疆拥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陆上口岸最多的省区,这些口岸连点成线、协同发展,构建起了新疆陆上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今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依托口岸和通道优势,新疆以“一港”——即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引领,“两区”——即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为支点,联动口岸经济带发展,强化与中亚等周边国家和国内节点城市互联互通,建设连接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畅通道 育产业 边境口岸焕发新活力

阿拉山口是新疆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国内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最多的口岸,承担着金属矿石、粮油等重要能源资源货物的通关运输。作为全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阿拉山口综保区在七年里,吸引了600多家商贸物流、粮油加工企业入驻,这个边境口岸因蓬勃的产业焕发了新活力。

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八条全自动面粉生产线开足马力,最多时,一天就可产出400吨优质挂面。作为国内面粉的龙头企业,金沙河面业每年要从哈萨克斯坦采购50万吨小麦运输到阿拉山口综保区内制成面粉、加工成挂面,销往全国各地。

新疆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尹飞鸿:小麦进口不受关税配额限制,货物的运输都是铁路,对企业来说成本低,这是一个很大优势。

阿拉山口距离哈萨克斯坦多斯托克口岸仅12公里,是中国通往中亚乃至欧洲最便捷的陆路通道。2014年,新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阿拉山口综保区正式运营。

正是看中了阿拉山口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五年前,金沙河面业来到这里投资建厂。随着进口小麦数量不断增长,他们很快发现,由于中哈铁路轨距不同,中欧班列出入境时,在阿拉山口站需要进行宽轨到准轨的换装作业,而每一次装卸的效率,就成了影响企业生产的大问题。

新疆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尹飞鸿:卸一列车大概得需要最少两天,当时由于火车换装的问题,导致卸麦效率比较低。(有几次)库房原料断了,造成了我们停机了有一个星期。

能不能建一条直接接入综保区内的散粮运输专用换装线,机械化提升装卸效率。从2019年起,综保区、铁路、海关等多个部门一起协商,不断进行园区内轨道等基础设施修建。目前,综保区内的铁路宽准轨换装线已有22条。今年,阿拉山口综保区散粮铁路专用线已达到每小时600吨的接卸能力,每日仓储周转能力达到6000吨,装卸效率比之前提高了10倍。

总台央视记者 韩冰:这里就是综保区的散粮专用线,我身旁的列车就是刚刚从哈萨克斯坦抵达的散粮车,这些小麦正通过铁轨两侧42个下料口同时作业,大大提升了加工原料的周转效率。

这些年,阿拉山口不断谋划和实施一批铁路、公路关键性提升项目:94条宽准轨线、全疆首条宽轨自动化卸粮专用线、油气换装线、公路货物海关监管库等重点工程陆续建成投用,极大提升了阿拉山口的通关、换装和仓储物流能力。

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关员 道日娜:我们也提供了预约查验,随到随查及大宗商品的先放后检等措施,促进了口岸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确保了口岸货物能够顺利通关。

目前,阿拉山口综保区已吸引14家粮油龙头加工企业和100多家进出口贸易企业,形成了进口、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畅通通道,筑巢引凤。发挥综合保税区引领作用,阿拉山口已经形成进口粮油加工、金属矿产品、出口装备制造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去年,阿拉山口市地方生产总值已达100多亿。

阿拉山口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 陈艳旗:畅通开放,贸易先行,利用好综保区这种开放的平台和政策,通过发展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把通道经济转变成产业经济,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此来带动口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破难题 保研发 赋能优势产业升级

综合保税区是促进口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平台。如何用好综保区各项政策,阿拉山口一直在努力破解落地企业发展瓶颈,助推口岸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每月,在阿拉山口都会举行这样的联席会,企业把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出来,口岸管委会的各部门一起商量解决。金牧生物科技是国内前十强的葵花籽油加工企业,五年前,在阿拉山口综保区投资建厂,最初主要是进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优质粮油原料,进行初级压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综保区的各项保税政策,节约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阿拉山口综保区也在一起想办法。

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副主任 唐波:企业申请了很多专利,形成了新的一些产品。我们和海关进行沟通以后,它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实力,可以开展保税研发。

保税研发可以让落户在综合保税区的企业,享受到简化通关手续、优化耗材核销等便利,同时,企业所有用作研发的进口设备免税、料件保税,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企业研发的资金成本。

金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杨海全:实际上我们只承担了一个原料费用,研发费用800多万全部给我们补回来了。想都想不到,花了最少的钱,把我的产品整体提升了。最近销售都是供不应求,车间都在满负荷生产。

通过保税研发,金牧生物科技成功研发出葵籽壳粉等新产品,葵花籽压榨精炼后也达到了国际一级标准,这项业务也成了全疆首单保税研发业务。

新工艺的突破,增加了企业产品附加值,也延伸了粮、油、饲料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今年,金牧计划加工进口原料12万吨,可实现产值10亿元。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副主任 唐波:下一步继续对接我们综保区这些加工型企业,有需求,我们就和它紧密合作,我们支持引导这些企业投入科技研发中,去帮助企业去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充分发挥综保区优势,从企业需求、特色产业协同、研发空间保障等多方面精准发力,一系列创新举措在阿拉山口落地,全面助力企业把握市场,赋能优势产业发展。目前,阿拉山口已吸引入驻企业600多家。

阿拉山口市副市长 张明哲: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去年到现在已经解决企业提出的200多项问题。我们还要继续在延伸产业链上补短板,推动物流和落地加工制造业联动发展,以通关能力提升推动外贸升级。

拓平台 增动能 口岸发展“智”胜一筹

霍尔果斯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的三个片区之一,也是我国与中亚、欧洲各国互联互通的国际门户。近年来,霍尔果斯一直在努力探索数字赋能口岸发展,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总台央视记者 韩冰: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每天都可以看到像这样的装卸车、新能源客车等各种类型的国产商品车,从这里出境,发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最高峰时一天出境的车辆可以达到1000多辆,如何保障这些进出境商品车高效快速通关,霍尔果斯口岸正在全面提升智能化通关水平。

在口岸统一调度指挥中心的显示屏上,实时更新的数据就是等待出境的商品车辆信息。今年前八个月,经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口的商品车超过6万辆,呈现井喷式增长,通关的压力也随之上升。5月,霍尔果斯整车出口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线,通过网上预约,企业可及时掌握出境车辆等候时间,避免了查验区的拥堵。

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副局长 付磊:企业可以实时通过手机,输入目的地,包括报关单号,进行电子预约排队,不用在现场等待了。预约之后,每个车辆会形成二维码,司机拿着这个二维码到我们的缓冲区域,进行扫码核实就可以放行。

通过搭建智能化平台,优化通关流程,保障出口商品车即到即验即放。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也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霍尔果斯也在谋划,如何加快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两年前,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开发了跨境电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把数据监测、物流仓储和监管统计结合起来,更好服务企业,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新疆霍尔果斯市商务局局长 雷增涛:其实就是相当于把企业服务和政府监管的需求结合起来,帮我们决策哪一个类型的跨境电商业务更能结合霍尔果斯的实际。企业可以拿这个数据做参考,也可以评估自己企业的规划,双方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契合点。

除了线上平台,霍尔果斯还启动建设了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分拨中心和跨境云仓等重点项目,实现了多种跨境电商出口模式的全覆盖,引进了多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去年,霍尔果斯跨境电商出口金额近30亿元。

阳光捷通数字贸易公司负责人 王伟华:仓储、物流和清关全部是通过线上实现,这是第一个最大的便利化。第二个你所有的操作时点,比如说你的申报时点,放行时点,你在平台上都能看到,实现一个全程跟踪,给客户提供更好服务。

尝到了数字信息助推产业发展的甜头,霍尔果斯加大了探索步伐。今年1月,霍尔果斯国家物流枢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线,将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相关业务功能纳入一站式平台,目前已成功实现合同签订、业务下单、在线对账、金融支付等线上业务处理,为霍尔果斯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平台注册企业已超过270家,贸易额突破13亿元。

新疆霍尔果斯亚欧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德智:物贸一体化平台的搭建,更有效地与国家级物流枢纽进行数据化连接,吸收更多优质的轻资产企业加入平台,提供一个数据支持和平台资金沉淀。

新疆霍尔果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海群:下一步结合我们“十四五”规划提出智慧口岸建设目标和方向,让我们现有的这些服务企业的平台,能够连接起来,让这些数据能够更好赋能我们产业布局,更好推动我们口岸高质量发展。

抢先机 强枢纽 助推口岸高质量发展

与新疆自贸试验区北疆片区的霍尔果斯遥相呼应,地处南疆的喀什具有独特区位优势,是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的重要枢纽。从北到南,从空中到陆路,新疆也在不断谋划布局,推进口岸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总台央视记者 韩冰:我身后就是喀什机场正在修建的国际货运停机坪,这里完成建设后,综保区企业通过喀什航空口岸进口的货物,会经过这条连廊通道,直接进入综保区;出口的货物,也可以经由综保区直接抵达机场,实现区港的深度联动。

航空空港和综合保税区实现硬联通,有效提升了空运货物的通关效率。今年4月,作为新疆首个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喀什航空口岸监管场启动运营,来自中亚和欧洲的水果、冰鲜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可以直接运抵喀什机场,极大降低了流通成本。

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主任 关勇:航空货运作为我们一个独特的优势,我们进口、出口货物,一次性进到海关监管场,海关和机场安检共同查验,这是我们监管模式的一种优化。我们下一步要利用这个航空口岸,把南疆区域作为一个中转的集散基地,来辐射到中亚、南亚、欧洲等地。

作为我国最西部的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喀什机场1.5小时航空经济圈覆盖周边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首都。去年,国际货运包机业务恢复运行,加速了喀什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和经济开发区“三区联动”。目前,喀什综保区入驻企业已达300多家,仅去年新增企业就达156家。

中顺电子商务(新疆)有限公司负责人 张琪:公路和航空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需要再做转场作业。成本可以下降大概30%,时效可以提高大概48到72个小时。

从空中到陆路,新疆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引领,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为支点,联动口岸经济带发展,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通双边国际运输道路118条,与19个国家的23个城市实现通航,今年9月底,过境中欧(中亚)班列超6.5万列,通行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随着新疆自贸试验区正式启动,新疆也在积极谋划,制定新的口岸建设规划,提升能力建设,进一步开拓对外贸易的新空间。

新疆商务厅党组书记 副厅长 李轩:牢牢把握住亚欧黄金通道,特别是国家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定位,利用新疆这些口岸的区位优势,一方面我们扩大出口,另一方面要积极进口。同时鼓励我们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布局我们的海外园区,包括签订多双边的合作协议,在我们国家向西开放中打出新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