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汉版”好服务 武汉市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化研讨活动举行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3-11-03 20:0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余国卿)书面作业不带回家、自编自导绿幕电影、足不出校就能聆听30种湿地鸟鸣……这样的课后服务,你爱了吗?11月2日,武汉市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化研讨活动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全市各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小教科长、教研室主任以及212所小学校长代表齐聚一堂,探讨小学课后如何研究新课程、做实“好服务”。

展示活动上,来自江汉区、江岸区、洪山区、汉阳区、武汉经开区的5所学校围绕课后服务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现场交流,分享各具特色的“汉版好课堂”“汉版好作业”“汉版好服务”。

江汉区红领巾学校立足校园文化,打造师生“向往和留恋”的课后学校生活;江岸区青少年宫小学凸显阳光教育办学特色,以年级为单位,为学生量身定制聪慧、劳动、尚美等系列课程。洪山区实验小学秉承“成长无界、人人出彩”理念,构建“1+3+N”课后服务体系;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通过数字赋能课程,构建双师课堂,为“美好”的课后学习生活而服务;武汉经开区三角湖小学教育集团以共生教联体为载体,充分发挥四个校区教育特色,打造课后服务“X”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四射光芒。

“太精彩了!”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第二小学校长山芸连用三个“精彩”向记者表达了参会感受。她表示,各校立足校情实施课程赋能非常精彩;学校老师的一专多能和学科间的融合共通非常精彩;学生们在课后服务中的个性飞扬、百花齐放同样非常精彩。“我们中法二小也将立足于学校的绿色文化,不断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质量,为每一个孩子打造一片个性飞扬的绿洲!”

江岸区青少年宫小学党支部书记李彦芳表示,虽然校情不同,但武汉教育人积极投身教育服务的心是一样的。“聆听了另外四所兄弟学校的报告,获益匪浅。学校将继续秉承江岸‘美好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这次研讨充分展现了儿童是生长的、灵动的、多样的,我们的课程也应该是生长的、丰富的,多彩的。”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校长李世学表示,他看到了一群坚守初心、不断探索的武汉教育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努力交出一份“研究新课程,做实好服务”的满意答卷。

在专家点评环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巍认为,武汉市各校课后服务和学校文化紧密勾连,做到了课程目标明确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指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课程内容来看,已经建设了多元的、丰富的、着眼于全人发展、全面发展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各校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标准,以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养为先,实施过程性、全员性评价。

“坚持校内校外两手抓,减负与提质两手抓。”武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李曼丽表示,要注意“一校一案”,因校施策做好课后服务,正确处理学科课程与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活动与育人,规范与减负这三组关系,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巩固“双减”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武汉市教科院院长丁华锋表示,持续打造“汉版好课堂”“汉版好作业”“汉版好服务”,是武汉市教育局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效的三大举措学校要切实为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服务,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改进课后服务课程的教学方式,并加强对课后服务质量的监测,打造“汉版好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