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通讯员 李剑飞
芭蕉侗族乡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西南部,辖1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6.3万人,辖区面积303平方千米。辖区现有国道20公里、省道28公里、县道13.06公里、乡道280.85公里、村道118.75公里,机动车共2.1万辆,机动车驾驶人员2万余人。近年来,芭蕉派出所创新举措,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送到每家每户,让每位群众在享受“交通安全大餐”的同时,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流动宣传车开展“点对点”宣教
“为更便于老百姓受到交通安全教育,我们想到让宣传片‘动’起来。”芭蕉派出所所长崔鉴介绍。今年年初,该所在一辆警车尾箱内加装电视机,作为“流动宣传车”开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让群众现场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现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
群众在宣传车后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
如今,在民警开展交通检查的同时,一旁的警车上就循环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让现场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人在被处罚前先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由于芭蕉乡绝大多数村民为茶农,该所民警结合采茶作息时间,将“流动宣传车”开到田间地头,在采茶的闲暇之余,围坐在警车旁观看警示教育片,民警适时结合辖区亡人交通事故案例,在和茶农的聊天间,讲解三轮车载人、人货混装、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及造成的严重后果。“这种方式让我们在采茶的同时又受到了教育,比起一般的说教还是易于接受。”家住灯笼坝的张大姐对派出所此举表示认可。
“侗乡夜话”进行“面对面”宣传
以各村(居)为单位,在“兰香小院”、“钟家大院”等人口相对集中的院落为活动地点,利用傍晚时间,由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带队,会同村委会干部开展“侗乡夜话”,这是今年以来该所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的一项创新举措。
会上,民警结合发生在本乡或外地的交通事故等典型案例,以拉家常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参会的驻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各村组组长及村民讲解超员超速、酒驾醉驾、无牌无证驾驶、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普及“规范使用一盔一带”“避开大货车视觉盲区”“避开鬼探头”等实用的交通安全常识。并收集群众对家门口交通安全管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和交通管理突出问题,提醒大家出门时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全方位把好交通安全“出门关”。
“侗乡警事”谱写“心连心”旋律
“今天这个喇叭里面讲的就是发生在我们村里的那起交通事故嘛,看来真是麻痹不得。”10月27日,在田里劳作了一上午,正准备回家的芭蕉居委会村民孙大爷感叹道。
民警在芭蕉侗族乡开展交通检查
“侗乡警事”音频涵盖将交通安全常识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参与文明交通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等内容,由派出所民警用本地方言自制,突出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讲农家话、说安全事,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每期10分钟,在每天中午和下午通过全乡170个“村村响”小喇叭将交通安全宣传的声音通过广播传播到全乡的每个角落,让小广播成为农村宣传交通安全的大平台。
除宣传车讲、屋场会宣、小喇叭说外,该所还积极探索通过开启云端安全知识有奖问答、交通违法有奖举报等方式,调动村民参与和谐交通安全环境共建、共享中来,目前,交通安全全民参与的氛围已在该乡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