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少女频频遭遇“怪事情” 没磕没碰身上莫名现淤青 医生:这是身体拉响的“警报”

2023-10-26 20:27

微信截图_20231026201652_副本.jpg

目前小艾的血小板已有明显回升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牧 、詹文雪 、刘仕明)生活中难免会存在小磕小碰,一不小心身上留下些淤青可能再正常不过了,但某些特殊的淤青可能并不一般……刚踏入校园的女大学生小艾(化名)近来就遭遇了“怪事”——明明没有磕碰身上却总是莫名的“青一块儿紫一块儿”,而且竟然还险些为此危及到了性命。好在最终,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医生成功的帮助小艾查出了“真凶”,及时帮她脱离了险境。

今年九月,18岁的小艾刚刚迈入大学校园,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小伙伴,朝气蓬勃的她正打算“大干一场”,好好的在大学里尽情书写精彩人生之时,却遭遇到了一件莫名的“怪事”。

“刚开学没多久,就发现身上开始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我绞尽脑汁、仔细回想也回忆不出来这些淤青究竟怎么来的,明明没有磕碰的,说不出来的怪异。”小艾回忆道,“每次和同学聊起此事时,大家都说也有类似的经历,想着很多小说中女主们的‘病娇体质’就是通过身上淤青不断来体现的,就没太当回事。”

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怪事”却接二连三的发生,身上的淤青越来越多,胳膊上、腿上比比皆是,此外,还会时不时流鼻血,刷牙的时候牙龈出血,甚至如厕的时候大便都是深黑色的……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小艾开始慌了神。恰逢周末回家,小艾的妈妈察觉到了女儿腿上的淤青感觉事情蹊跷,便于10月21日一大早就带着女儿到家附近的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诊,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下一跳。

 检查结果显示,小艾的血小板只有10*10^9/L(一般在100-300*10^9/L之间属于正常值),连正常人的1/10都不到,这意味着小艾的机体凝血功能严重下降,极易造成心脑出血从而危及生命。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医师王冬娇立即申请为小艾输注了血小板,随后,小艾的出血情况得以控制。

在完善骨髓穿刺,免疫指标等检查后,小艾被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后经过一系列进一步检查,结果提示SSA抗体阳性,原来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患者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进而导致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常伟表示。针对血小板减少,10月23日血液内科团队为小艾进行了血浆置换及吸附、丙种球蛋白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经过积极治疗,目前小艾的血小板已有明显回升,10月24日患者血小板恢复至59*10^9/L,下一步,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医护团队还将联合风湿免疫科团队继续针对患者的基础病因进行治疗。

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常伟提醒,在现实生活中,千万别把“淤青体质”当成娇气“公主病”!淤青在医学上叫做“瘀斑”,一般是由皮下出血造成的。磕碰、揉捏等经意不经意的以及各种未被察觉的小损伤,都可能会造成血液从这些受伤的血管中渗漏到周围的皮下组织中,最终形成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不同颜色的淤青。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质量不佳,那将不能及时完成止血功能,淤青也就出现了,此时,这些淤青就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千万不可忽视。对于年轻育龄女性的血小板减少症,需重点筛查结缔组织疾病,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