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 通讯员魏涵玉 程慧敏
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舱内驾驶状态感知……智能汽车中的每一项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大脑”的指挥,这个“大脑”就是芯片。自动驾驶芯片领域被国外厂商垄断多年,本土芯片终于在近几年来崭露头角。10月23日,从全球运营总部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悉,东风、领克、合创等已于近期搭载了该公司实现量产的自动驾驶高算力芯片华山二号A1000。
今年初,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量产上车,搭载于包括东风eπ、江汽集团旗下多款车型、一汽红旗旗下多款车型、吉利领克08等。至今,已有12个车型搭载了华山二号A1000。
据悉,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是目前国内处于量产阶段算力最大、性能最强的本土自动驾驶芯片。
高算力指挥汽车“秒级反应”
自动驾驶等级越高,对芯片算力的要求也越高。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介绍,根据自动化程度分级,L2级解放双脚,L3级解放双手,L4级解放双眼。以往传统较低级别的辅助驾驶,“大脑”需要处理的传感器信息较少,低算力芯片足以满足需求。但要全面支持L2+至L3自动驾驶,实现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自动泊车、360环视等功能,需处理多个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车载硬件传输的海量数据,只有高算力计算芯片才能支持汽车实现“秒级反应”,汽车才能更聪明、智能、安全。
方方正正,仅仅一两平方厘米的华山二号A1000 算力有多大?杨宇欣介绍,1TOPS代表处理器每秒可进行一万亿次计算,华山二号A1000 在INT8精度下能够提供58 TOPS算力,并可处理多达16路高清摄像头输入,满足L2+/L3级别自动驾驶场景的需求。在全球已实现量产的自动驾驶芯片算力中,英伟达最高算力为254TOPS,华山二号A1000 Pro紧随其后。正在研发的华山二号A2000有望超越英伟达,成为国内首个算力超256TOPS的高性能芯片。
眼下,黑芝麻智能已与东风集团、江汽集团、红旗、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集团、合创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博世、马瑞利、曹操出行等在L2、L3级ADAS和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解决方案上开展了一系列商业合作。
两大核心IP实现“厘米级”定位
在杨宇欣看来,一颗小小的芯片犹如智力拼图,由各种知识产权构成。这个版图中,最重要的两块拼图,是NeuralIQ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DynamAI NN神经网络处理器,这也是黑芝麻智能自动驾驶芯片的核心IP。
“它们分别像眼睛和大脑,负责看和算。”杨宇欣说,雨雪大雾、隧道明暗交替、超低光和大逆光场景等复杂的行车环境下,图像信号处理器能够让汽车“看得清”,图像被处理后传送到DynamAI NN神经网络处理器,经过计算推理,让汽车“看得懂”,继而发出指令决策。
有赖于两大核心IP,华山系列芯片可以在复杂的例如停车场、隧道等无GPS信号场景中,抵抗多种复杂光线变化,不依赖高清地图即可提供厘米级别绝对和相对定位结果。
高算力芯片意味着高成本?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多次提到,华山系列芯片“高性价比”。
杨宇欣解释,在传统汽车领域,在不同计算节点要实现多个不同功能则需要多个芯片来完成。如今,作为国内首款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芯片平台,华山二号A1000的出现使得在相应级别的范围内一块芯片就够了。与此同时,黑芝麻智能能够实现支持10V(摄像头)NOA功能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BOM成本控制在3000元人民币以内,支持100T以上的物理算力,大大帮助车企解决成本压力。
严苛测试获得全套认证
芯片“上车”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认证,黑芝麻智能的每款芯片都经历严苛的测试。
“极寒极热环境下,手机可以死机,但汽车不能出故障。”杨宇欣说,车能去的地方,芯片就必须能正常工作。从漠河到吐鲁番,再到湿热的福建、贵州,黑芝麻与车企共同在乡村、城市、高速等多种真实环境中不断测试、不断优化。
目前,黑芝麻智能已是国内首家集齐了功能安全专家认证、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产品认证和ASPICE认证系列全套认证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构建起完善可靠的车规认证体系。
瞄准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今年4月,黑芝麻智能发布业内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武当系列C1200,能够完美覆盖座舱、智驾等智能汽车内部多个不同需求。单颗芯片就能满足包括CMS(电子后视镜)系统、行泊一体、整车计算、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大灯、舱内感知系统等跨域计算场景,今年内将提供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