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 李贝)10月21日,“明楚王墓与明代藩王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举办。本次研讨会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等领域出发,围绕明代藩王制度、武汉明楚王墓等明藩遗址、明代楚藩与武昌城等方面展开交流分享,为进一步推动明代藩王文化研究、传承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明楚王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龙泉山,是明代“同藩诸王同兆域”埋葬方式的范本。2022年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东湖高新区正在“硬件”“软件”两手抓,以龙泉山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抓手,推进龙泉山片区旅游开发。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和游客中心设计方案全球征集中,预计明年十月完工;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工作,借智借脑,促进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让历史资源活起来。
明楚王墓。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此次研讨会是将成为明楚王墓学术研究与转化利用工作的新起点,为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创造了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转化的契机。会上表示,湖北明代藩王文物是长江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好、保护好、利用好明楚王墓与明代藩王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湖北打造特色长江文化,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增光添彩;建成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
“明楚王墓与明代藩王文化”学术研讨会。通讯员供图
湖北省将坚持规划先行,严格保护明楚王墓遗存本体、陵寝格局及自然山水、地理形貌;狠抓考古研究,深度挖掘阐释明楚王墓价值内涵,助力保护传承长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文旅融合,健全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服务体验,打造武汉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握评定窗口期,对照挂牌目标,制定相应措施,持续推进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力争形成“北有盘龙城、南有九王寝”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格局。
本次研讨会收到了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武汉博物馆、荆州博物馆、钟祥市博物馆、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等高校和文物管理机构提交的30余篇学术论文。邀请到了来自全国20多个地区的50多位学者和研究者,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和专家交流碰撞,进一步激发出明代藩王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更多研究思路和合作机会。
“明楚王墓与明代藩王文化”学术研讨会。通讯员供图
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祝欣表示,湖北大学非常重视与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考古、科研、数字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本次研讨会,不仅为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强力的学术引擎,也对湖北大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研讨会为明楚王墓和明代藩王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提供重要平台,在促进明楚藩和明代藩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上做出了有力尝试。会后,主办方还将出版相关论文集,总结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优秀成果,为促进学术交流合作留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湖北大学主办,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龙泉山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湖北大学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承办。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发掘明代藩王独特价值,为进一步活化利用明楚藩王墓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