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江文明国际传播研讨会在湖北宜昌召开

湖北日报 2023-10-09 18:12

湖北日报讯(实习生刘逸鹏、记者成熔兴)“如何把长江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紧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契机,生动作答这一时代课题?”10月9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江文明国际传播研讨会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长江沿线省(区、市)高校、社科机构、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人士,近170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火花,共奏新时代“长江之歌”。

本次研讨会由湖北省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领导小组主办,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宜昌市旅游和文化局、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2022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综合考虑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13个省(区、市)。“湖北作为长江干流径流最长的省份,长江和汉江在此交汇,不仅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也是长江文脉的‘关枢之地’。”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祖刚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湖北被确立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是责无旁贷的时代重任。

本次研讨会围绕国家文化公园的价值定位、政策意义,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策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与难点、路径及国际传播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包含9场主旨发言和3场分会场讨论,旨在深入研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文明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进一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湖北力量。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韩子勇认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战略,是新时代的伟大文化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文化属性和价值定位,在“四个共同”“五个突出属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下功夫,不迷航、不偏航,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化力量。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才武把国家文化公园放在中华文化传承视野下来看待其价值定位。他认为,国家文化公园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新平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现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熊澄宇则从三峡文物的历史进程与阶段性特征、三峡文化内外的交流互动、三峡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借鉴三个方面,阐释了三峡文明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

“当前,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建设长江国家博物馆,已被列为湖北重大文化工程。而宜昌作为三峡大坝的所在地,一条延绵25公里的滨江绿道景观带项目建设也正在收尾,即将亮相。”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正英表示,此次研讨会对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和加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宜昌将以此为契机,按照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的原则,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