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税务部门 蔚然成“枫”

武汉税务微信 2023-10-07 11:36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娜、詹雄斌、程海恩)跨越一甲子,“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武汉市税务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打造“枫桥式”税务所为重要抓手,形成“政治统领、法治保障、智治支撑、共治聚力、严治强基”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税务所作为落实政策“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最前沿一线”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新时代基层税收治理现代化水平。

政治统领争先锋

“不是你们的责任,还麻烦你们帮我们协调,太感谢了。”武汉中控华清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向东湖高新区税务局第四税务所致电感谢。

原来,由于公司原法人欠缴社保导致无法办理新增职工社保登记业务。经东湖高新区税务局第四税务所干部与社保部门、公司原法人等多方沟通,顺利完成公司原法人的社保补缴及新增人员社保登记业务,切实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

自从争创“枫桥式”税务所以来,第四税务所致力于党的政治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在所内设立“兴税有我”党员先锋岗、建立以老带青“兴税有为”工作室,打造“兴税有我 凡事不凡”党建品牌,营造浓厚的“走好枫桥路,人人当先锋”工作氛围。

“兴税有我 凡事不凡”是武汉市税务系统众多基层党建品牌之一。在市局“税务蓝·发展红”党建工作主题引领下,各个基层党组织围绕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如洪山区局的“党员红之队”、江汉区局的“红雁税宣队”、青山区局的“李桂平工作室”。这些党建品牌在弘扬“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中,勾勒出税务基层治理的武汉“枫”景。

图片1.png.png


法治保障送春风

“公司解除税务登记非正常状态时面临罚款,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申请了减免罚款,没想到税务局的公职律师很重视,详细了解公司的情况,专门申请集体审议,给我们减轻了一部分罚款,还宣传了税费优惠政策,现在我对继续经营公司更有信心了!”武昌区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对涉税争议调解室的工作非常满意。

纳税人的感触源自武昌区税务局公职律师调解机制。作为全省首个挂牌成立“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的基层税务部门,武昌区税务局树立“只要有诉求有想法,就一定会有答复有说法”的理念,带好区局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和律师资格的“三师”人才队伍,推出“菁英法治团队”服务举措,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涉税争议咨询调解岗,通过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说明情理,为涉税争议“最优解”提供武昌方案。

该公司的经历也是“枫桥式”税务所全面落实“柔性执法”的一个缩影。“柔性执法”举措的落实,让每一次执法都有法可依、有理可说、法理相融,让每一个纳税人都更有获得感。

图片2.png.png


据统计,武汉市税务系统共有16个区税务局先后组建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机构,在每个基层税务所建立调解岗约120个,通过“枫式止争”调解,精准柔性调处涉税争议,畅通纳税人缴费人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将税收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于萌芽。

智治支撑攀高峰

“税费业务资料种类多、专业术语听不懂”经常成为影响纳税人办税体验的因素之一。

今年以来,江岸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启用“场景化办税-精智导税”智能指引平台,将多种单项高频业务归集为五大场景,依托办税服务厅智能导税屏、pad体验屏等电子载体,“按需点菜”式快捷操作,并按照纳税人语言习惯命名,确保税费咨询看得懂、无遗漏。

        咨询环节更智能了,办税流程能不能更高效?

带着问题,江岸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又创新试点“智能助手”项目,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之前需要手动审核、人工跨系统操作的办税流程转化为“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操作,为基层税收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截至目前,“智税助手”先后落地个人房租代开发票、新户信息备案、注销资料预审、发票票种核定、专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退(抵)税审批等6个业务场景,缩短办税时长65%以上。

纳税服务及矛盾处置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是武汉税务依靠科技赋能“枫桥经验”的重要措施。2023年以来,武汉税务不断升级“厅线联动 办问协同”服务,纳税人业务办理诉求通过热线系统“一键发送”功能流转至“优税通”微信小程序后台,由业务办理专席人员通过微信一对一办理相关业务,12366热线实现了“一号对外、一键呼转、一线通答”。自推行“厅线联动 办问协同”服务以来,武汉市12366热线人工受理来电125.44万通,转办工单1.78万件。

共治聚力成果丰

“子女继承父母的房子,还需要缴纳契税吗?”

“契税法规定,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免征契税。”

这段对话来自武汉市青山区税务局的基层税务干部吕治宇挂职社区期间,在社区群众服务中心宣讲税法时的问答。青山区税务局通过择优选派基层税务干部挂职的方式,扩围税费政策传播渠道、丰富社区服务供给内容,实现税费诉求回应在社区、解决在身边。

        社区是直接服务居民的“窗口”,也是提升税务部门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武汉市税务系统借助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治理,广泛开展“五进五结对”、扶困助贫、社区结对帮扶等基层社会治理活动,与基层政府部门和群众建立起了紧密联系。

2023年,武汉市税务系统遵照新时代“枫桥经验”预防纠纷导向,健全税费诉求多元分析和改进机制,全市累计设置“没办成,我来帮”示范窗口21个,依托税务、街道、社区、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协商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积极打造群众难题化解的“生态圈”。

“我们要不断壮大税收共治‘朋友圈’,推动共治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武汉市税务部门不仅持续密切与社区街道的聚力协作,还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创新推出“税保协作”服务,依托各基层税务所开展“保费政府买单、出险保险赔付、赔款视同收汇”保险宣传推广行动,累计为1659户出口企业免费投保,有力增强出口企业“走出去”的信心。

严治强基树新风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需要打造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基层铁军。为此,武汉市税务局以培优育人为抓手,搭建税校合作、导师培养、职业规划、成长积分、教育监督等五大体系,建立起“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干部培养机制,持续提升基层税务所干部队伍素质,不断丰富武汉税务基层治理“枫”景图。

图片3.png.png


硚口区税务局联合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开展“2+1+2”青年税务干部培训模式,武昌区税务局在武昌红巷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和“三全”导师师徒结对活动,黄陂区税务局探索建立干部管理“激励积分”机制,东湖高新区税务局打造“税才谷·光谷税才创造营”平台,风景区税务局实施“强基育苗”计划……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武汉各基层税务部门已蔚然成风,化风为俗。

近年来,全市税务系统基层税务所党支部均配齐纪检委员,通过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落实“讲廉时间”“专题时间”“关怀时间”“延伸时间”,做实做优“纪检委员时间”,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作用,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为基层税务所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枫桥式”税务所建设,让政治机关建设更加有感,服务发展大局更加有为,基层矛盾化解更加有效,干部队伍建设更加有力。下一步,武汉市税务系统将比优打造“枫桥式”示范窗口、示范税务所和示范区局,以典型示范推进样板工程,圆满交出践行新时代“枫桥精神”的武汉税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