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曾是中国第一批女水兵、中国首位航母女舵手。退役之后,她成为江苏淮安盱眙县一名社区书记,肩负起强村富民的重任。虽然换了岗位,但徐玲依然保留着当兵时不怕困难、风风火火的作风。这个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她承担的工作一点儿不比平日少。
国庆节前一天,记者来到黄花塘镇芦沟社区时,社区书记徐玲正在组织村里的国庆文艺演出。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舞蹈、歌曲、戏曲等轮番上演。在她看来,社区居民脸上开心的笑容,才是衡量工作是否成功的标准。
除了要组织文化活动,徐玲还要抓紧走访一些群众。放假了,居民家里一般都有人,有事可以面对面解决。居民徐金林的老房子墙体多处开裂,后墙明显倾斜,有倒塌的风险。
半年前,为了解决部分困难户住危房的问题,社区根据相关政策专门为大家建起了新房。正准备搬家,徐金林不知道从哪儿听说这片老房子征地拆迁款会上涨,于是又变卦不肯搬了。徐玲一趟又一趟来找他,一遍又一遍解释:拆迁款的数额是严格按照政策算出来的、不会变。
直到记者结束采访离开黄花塘镇,徐金林还是没点头同意搬家。
徐玲告诉记者,基层工作很多就是需要反复解释、反复沟通。几个月解决一个问题的情况很普遍。
迎难而上,无所畏惧。徐玲告诉记者,今天的性格和作风,都源自于部队大熔炉的历练。早在2006年,十八岁的徐玲,参军入伍成了一名海军战士。在部队期间勤学苦练,被选拔为辽宁舰的第一批24名上舰女兵之一,参加过国庆60周年大阅兵,后来成为中国首位航母女舵手,曾驾驶辽宁舰在大洋里劈波斩浪,有过驾舰迎战超级飓风的难忘经历。至今她回忆起来依然很兴奋。
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 徐玲:整体是晕的状态,还要集中精力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
2013年底,徐玲告别8年军旅岁月,回到家乡江苏盱眙。2021年底,徐玲主动向组织申请到基层,成为一名社区“兵书记”。
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 徐玲:质疑声大于掌声,那个时候不太好做工作,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挨家挨户地去跑,去问问我们的老百姓。
当兵8年,练就了徐玲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她开始挨家挨户摸排,做到辖区情况心中有数。在走访中她发现,社区现有1000多常住人口,超过一半是65岁以上的老人,很多老人吃口健康、卫生的热乎饭并不容易。她和同事们一商量,决定社区办食堂。去年5月,食堂建成开张,成本由社区承担,每人每顿10块钱。一开始很多老人都来吃,可是几天之后人就越来越少了。徐玲了解到,原来,老人们觉得太贵了。
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 徐玲:在家里面煮一锅粥,只要花两三块钱就可以吃一天,咸菜可能就花一块钱。
怎么让大家少掏钱,吃上新鲜的热菜热饭?经过集体商议决定,对社区60岁以上老人吃饭只收5块钱,特别困难的免费,其他年轻人收10块钱,外村人员收15块钱。这样下来,既减轻了老人的负担,又保证了收支平衡。
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村民 金寿同:在这里花五块钱,能吃好几样菜,蛮好的。
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村民 叶凤珍:开心,相当开心。
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徐玲来了之后,芦沟社区的笑脸越来越多。但要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产业引领。在徐玲的带领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芦沟社区不仅建成了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千亩稻虾共生示范基地等项目,还打造出“富民直播间”,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乡亲们的虾稻米、黄花塘老鹅,年销售额超500万元。去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0万元,同比增长了两倍多。
从航母女舵手到乡村“兵书记”,从质疑声不断,到乡亲们一致的好评。徐玲在自己青春的答卷上,又写下了绚丽的一笔。
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村民 金寿同:威信蛮高的,大家给她打分,要打到100分。
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 徐玲:爷爷奶奶他们经常说我,说徐书记你不光是接地气,你是属于脸着地。就是用脸着地这种接地气,用真心为他们服务。腰包是鼓的,脸上的笑容是甜蜜的,每天的手掌是响亮的,这就是我每天在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