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刘先莹
小时候,大人常常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工作?”
2023年度湖北省红安县“优秀教师”、红安思源实验学校二程校区青年教师王晶回答:“我想当老师。”
2019年9月,王晶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来到红安县二程中学任教,每天从事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王晶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爱岗敬业,成为教学一线的“新秀”
一来到红安县二程中学,王晶就被安排到八年级任教。
新手上路,王晶内心不胜惶恐,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从事梦想的事业,怎能被内心的惶恐和教学上的困难吓倒?于是满怀着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每节课前,王晶都精心钻研教材,认真书写教案讲义;课堂上,与学生真诚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后,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每当学校有教学教研活动,王晶总是积极参加,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学习其他老师先进的教学方法。
日复一日的勤奋,让王晶有底气始终站在教学一线,成为教育力量中的“新秀”。
在工作中王晶任劳任怨,按质按量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因成绩突出,赢得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2020年9月王晶被二程中学评为“教坛新秀”,2020年12月,荣获二程镇中心学校初中组教学比武一等奖,2022年9月被评为红安县二程镇“优秀教师”。在努力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王晶还参与了校刊《妙笔生花》、《颐颢文学》的编撰工作,撰写的多篇通讯在“红安教育”公众号发表,多篇论文和教案获奖。
2020年9月,王晶被二程中学评为“教坛新秀”
培优帮困,争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进入二程中学后,王晶任教八年级语文,其后三年,坚守在九年级中考备考第一线。
四年来,王晶一直坚持做好培优帮困工作,争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优等生的目标高远,毕业后想要进入更好的学习平台,就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宽知识面,进而在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面对优等生升学的需求,王晶搜集了近年来黄冈中学预录试卷,认真分析考点,归纳解题思路,拓展阅读材料,利用每周一个晚自习和一个午休的时间,助他们圆梦。
王晶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施教策略
后进生的帮困工作才是最艰难的。他们在学习上的长时间掉队,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每一个学生又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后进”就有着不同的成因。这时,王晶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策略。作业不会做,王晶就挑最简单的题给他们做;字写不好,王晶就准备字帖,每天让他们写一面;书背不下来,王晶就盯着他们一句一句的背……这些都要趁着午休时间来完成。
“天道酬勤”,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近三年来,九年级学生都考到了不错的成绩。
入户家访,巧当学生心灵的“解语花”
从教四年来,王晶虽未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每一学期至少两次的定期家访是常态,而不定期的家访似乎也已是家常便饭,其中有一个孩子让她印象深刻。
王晶说,孩子是我们用心呵护的幼苗,我们应成为最温柔的“解语花”
在王晶的语文课堂上,这个孩子听课很认真,积极回答问题,课下与同学的交往也很融洽,但王晶发现他隔三差五不来上课,这让人很疑惑。向班主任了解情况后王晶才知道,原来他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而且他自己的手部也有缺陷,所以经常与家人产生矛盾而不来上课。知道这些情况后,王晶多次跟随班主任去家访,渐渐地,他旷课的现象有所好转。可是临近中考时,他便又不来学校了,于是王晶又跟着班主任去了他家,这次王晶送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他,鼓励他多读书,从中获得感悟,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两天后,他回到了学校,学习劲头更足了,中考考出了很好的成绩。
家访并不是工作的额外加码,而是教师们深入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王晶说,孩子是我们倾注爱心和关心的对象,是用心呵护的幼苗,当孩子向我们“求助”时,我们应成为最温柔的“解语花”,缓解他们的“伤痛”。
王晶表示,教育是我终身奉献的事业,我将以更踏实的工作态度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行走在平凡充实的教育大道上,实现幸福美好的事业价值观。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