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智慧文旅舱、翱翔外太空……带你“打飞的”到未来瞧一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22 14:01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迅速发展,在城市治理、物流配送、低空通行、航空体验等方面,都出现了飞行器的身影。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倾转旋翼电动飞机等最前沿产品亮相空天信息展区。

体验自动驾驶飞行器 解锁未来交通新方式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我在展馆里的无人机展区发现了几个非常炫酷的大家伙。这个白色的是可以在城际间飞行的长航距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最大里程可达300公里。

这架灰色带一个小箱子的,是用于短途物流运输的大载重飞行器,最大载荷250公斤。

这架红色的是用于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的专用飞行器,可以容纳100升灭火溶剂。

而这个小巧的则是用于短途空中飞行的载人飞行器。它飞起来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去飞行现场体验一下↓

这里就是“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的试飞现场。可以看到,16个螺旋桨全部展开以后的占地面积,差不多是两个停车位。这台飞行器一会就要起飞了,一起去体验一下↓

别看它体型不大,但能容纳两名乘客,也不会很拥挤。低空飞行时的第一视角,视野很开阔,飞行过程中还是很平稳的。

自动驾驶飞行器工作人员 李晓娜:我们在机器的各个零部件里面都做了一个备份系统,比如我们有16只螺旋桨,当非常极端的情况下出现1个或者2个、3个螺旋桨失效的情况下,我们会用其他的螺旋桨进行动力补足,保证安全平稳飞行。

不仅有无人驾驶全备份的特点,可以实现集群控制,也就是说一个指挥调度中心可以完成大量飞行器的运行,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让大规模空中交通成为可能。可以应用到低空观光、空中物流以及医疗应急响应、消防救援等场景中,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让坐飞机和打车一样方便,低空经济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全国第三个全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省份,安徽省不久前投入运营了省内规模最大A1类通用机场肥东白龙机场,并开通了合肥到黄山的低空旅游航线。

合肥肥东白龙通用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耐红:黄山我们现在投入的是一部塞斯纳208飞机,可以坐九座,两个飞行员加一个机务,另外可以载客六名,来回两个半小时。

走近身边的制造业 感受越来越智能的生活

在展会上,不仅能解锁未来交通新方式,还能体验新居住方式的文旅舱、形状百变的新材料显示屏、让鲜花33天锁鲜的冰箱等智能产品,这些新技术如今离我们越来越近,让生活变得更加智能,一起来感受一下↓

新住宅方式:智慧文旅舱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精致的露台,环绕的落地窗,全屋智能家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您以为我是在一个样板间里?其实我是在世界制造业大会的现场。这个外形像车厢一样的大家伙,叫做智慧文旅舱,是一种新型的住宅。建它不需要传统的地基,放在海边就是海景房,放在山边就是山景房,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它是一体化成型的,用的是钢结构和铝合金材料,每平方米能够承载2吨以上的重量。科技住宅的理念加上先进的制造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千变万化的显示屏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显示屏材质也有了很大变化。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折叠形态之外,现在的屏幕还能做得像纸一样薄,可以随意地折叠弯曲拉伸,就像一张卷轴。有了这样的技术,屏幕的应用也正在突破我们的想象空间。

再看这个,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家用医疗箱,打开后有一个折叠屏,能够测心率、血氧等,还能远程诊断问诊。

这个非常酷炫的汽车模型,车顶是由一块透明屏幕组成,能看电影、开视频会等等。而且它可柔可折叠,不仅能用在车顶,还能贴附在中控台等车里的各种表面,形状千变万化。

鲜花保鲜33天的秘诀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一朵鲜花被摘下来,还能绽放多久?这台冰箱给出的答案是33天。因为它采用了一种叫做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不只是鲜花,像我们平常的肉类蔬菜水果等食材,在这里都可以保存得更久更新鲜。

再来看这个“最冷小屋”,指的就是这台冰箱。它能达到零下180℃,这个制冷水平目前全球领先。可以用在医疗、科研等领域,来储存样本,比传统方式更高效便捷。

沉浸式体验元宇宙 制造业加速数智转型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这次世界制造业大会上,5G、VR、元宇宙等新技术成为关注的热点。展馆还专门设置了数字化转型展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行业以及工业互联网、通信服务等领域进行了展示。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我现在正通过这个“元宇宙沉浸式3D大屏”翱翔外太空。大家看,在展会现场,清晰度和逼真度还是很高的,体验感不输电影院。除了可以看,我们还能走进元宇宙。

现在来到“全息舱”面前,大家看,屏幕上马上就生成了一个数字世界的虚拟形象。她和本人的动作是完全同步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将AI和光学捕捉与显示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

参展商 张焱:全息舱是我们今年结合大模型,推出的一个最新技术。我们认为元宇宙不应该就是游戏里的世界,一定要让大家能够看见,摸得着,走进去,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改变。能做出这些东西,依赖于中国制造和中国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家一起从最底层的基础科研到产业化,最后才落地的。

在今年新设的数字化转型展区,集中展示了“世界灯塔工厂”“星火一体机”等数字化转型领域供需两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大会还同时举办了产业链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论坛和专场活动。《长三角主要城市数实融合发展指数(2023)》等报告在大会上首次发布。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副会长 韩智敏:未来整个的企业像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资产累积,将是未来的产业的大趋势。利用智能和人工智能这种手段,帮助企业做数云的融合,向智能制造转型。通过基础设施和应用,赋能企业会是未来一个大的趋势,也是未来我们中国的制造企业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抓手。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2%,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是同期美、中、德、日、韩五国数字经济总体年均复合增速的1.6倍。

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打开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咬定青山不放松,以不断的科技创新跨越必过之坎,不断突破自己,让每一个“连续第一”成为“新的第一”。中国制造就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与精彩。

(总台记者 张伟 张丛婧 王宁 安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