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剑军、通讯员李慧敏)9月20日,荆门建市40周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该市发改委副主任胡俊义介绍,力争到2025年,荆门市GDP达到3000亿元,到2030年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胡俊义表示,首先是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底线推进转型升级。围绕全市13个三级流域片区、62个基础管控单元,落实管控负面清单和产业发展正面清单,扎实开展东宝区牌楼镇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加快推进汉江堤防加固等118个重点项目建设,坚决以“小单元”守住“大流域”,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线。
其次,以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转型升级。通过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着力破解荆门“没有发展空间、没有环境容量、没有资源支撑、发展不可持续”的尴尬局面,加快推动发展方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从“铺摊子”向“上台阶”转变。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建设管控,推进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构建“两山一轴,一中心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强产业发展管控,坚持产业园区集约集中建设和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化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深度对接,高标准规划建设锂电小镇、汽车小镇、循环小镇、石化小镇。
同时,荆门以化工、新能源等产业提升为重点推进转型升级。石化产业迎来新的战略机遇,中石化总部已批准“油转特”方案,荆门正抓紧推进组建特种油专精特新公司和新能源合资公司,争取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建设,打造“两个百万吨基地”。新兴产业方面,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在加速崛起,目前该市已基本形成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基地,正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补链强链,加快推进投资108亿元的60GWH亿纬超级工厂、格林美正负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名副其实的“华中锂电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