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驱车从郧西县羊尾镇出发,经过约40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该镇花栗庵村邱庆军的五味子种植基地。
这里位于汉江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境内遍布野生中药材。每年的8月,来自周边的30多家药材收购商蹲守在这里,总会收获满满。邱庆军就是这深山里的一名中药材种植户。

从返乡创业的“门外汉”到“土专家”
今年37岁的邱庆军是羊尾镇花栗庵村四组人,他像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外出务工多年,成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能手”,收入相对可观。2019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陕西中药材客商,了解到五味子的好行情与好前景。他想着家乡漫山遍野都是野生五味子,就产生了回家种植五味子的“金点子”。
2019年4月,经过短期的理论学习,邱庆军就拿出了一部分积蓄,购买了9000株五味子幼苗进行试验栽植。等第二年夏天他再次来到基地时,因缺少精心管护和品种水土不服,幼苗差不多死了一半。
不服输的他去了陕西、山西多地,向种植专家请教学习育苗技术;翻山越岭到大山深处寻找适合五味子种植的土壤和山地;购买专业书籍、网上查阅学习资料,反复钻研育苗技术;多次联系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和外地种植大户,请求解决当下种植难题。
就这样,在海拔930米的高山上,200亩的五味子种植基地诞生了,邱庆军也成了当地远近有名的五味子种植专家。年初,五味子育苗收入3万元。

从创业的“孤勇者”到全家支持的“团宠”
创业初期,邱庆军并未获得家里人的全部支持。经过失败的打击和磨炼,他又投入30余万元购买了20000株南五味子幼苗、租赁设备整地、聘用劳动力搭架子等。为了节约成本,邱庆军在寒冬摸索着自制了3000多根水泥柱子,并亲自扛着一根根80多斤的柱子去基地山上栽埋,给五味子搭架子。因五味子怕干旱,他花5万元自建水窖和喷灌设施。为保护五味子基地,在基地周边架设铁丝网10000 多米。
他的辛勤付出和创业的执着打动了家人。2021年,他的妻子将城区经营良好的理发店转让出去,他的父母也不再外出务工,都一心扑在了这片种植基地上。经过全家人合力精心养护,这片种植基地今年开始试挂果了。

从“线下摸索”到“线上畅销”
邱庆军从创业初始就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他的粉丝们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从一片荒山到整齐有序的五味子基地,从创业初期一个人艰难前行的迷茫到一群人默默支持与鼓励的坚定,从春夏秋冬季节的变换到施肥、修枝、除草等工序的见证。今年的五味子一挂果,他的粉丝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基地现场采摘。整个8月,深山里泥泞的土路阻挡不了粉丝的热情,200多人驱车赶来这里。
更多的粉丝选择网上下订单支持,每天鲜果订单多于100单。为了让顾客吃到最新鲜的五味子,他和家人每天早上五点起来采摘、打包、发货。
“今年五味子的行情非常好,鲜果30多元一斤,周边省、市的客户比较多,我都选择品相好的发货。品相一般的可以晒干当中药材卖也很受欢迎。等明年正式挂果,我相信没几年我就能回本了。”邱庆军对五味子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今年五味子出售净收入6万元。
因该村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合五味子的生长,在邱庆军的带动和指导下,8户村民新加入五味子种植队伍,带动了66人就业增收,中药材成为该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近年来,该镇以产业强村、产业富民为切入口,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成汉江中药谷,种植中药材7545亩。“富家沟”牌无矾红薯粉条、信胜缘精酿啤酒、润恒酒业、龙吟泉纯净水等品牌相继获得生产许可证。通过推进产业链条升级,着力打造汉江沿线产业振兴示范区。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李革勇 胡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