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田亚敏、黄文胜、雷丹、钟宜兵)
暑往寒来春复春
笑看红尘花又落
人生好比一场梦
一路豪放一路歌
……
鼓点铿锵,号子悠扬。在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3年土家族撒叶儿嗬骨干培训班”上,撒叶儿嗬非遗传承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技艺切磋。
鼓师与舞者从一招一式的基础舞步、一对一答的歌词应和开始,通过一个个经典片段展现撒叶儿嗬的艺术魅力。现场教学形式新颖,互动交流丰富有趣,参训的骨干传承人受益匪浅。“撒叶儿嗬原生态保护至关重要,老一辈传承人的精神我要虚心学习。”撒叶嗬传承人汪荣超坦言,非遗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
虽然任重道远,但却一往无前。对于非遗传承而言,守护共有精神家园是所有传承人最纯朴的初心。“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技艺水平,作为一名撒叶儿嗬传承人,还要思考如何履职尽责,做好传承推广。”撒叶嗬传承人覃刘超表示。
为了守护这份初心,作为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做出了表率。在民族文化古镇资丘镇,当地一方面组织举办撒叶儿嗬鼓师赛、擂台赛、晋级赛、邀请赛等赛事为撒叶儿嗬爱好者搭建展示竞技平台;另一方面探索民族文化进校园、扶持培养民间文化艺术社团等形式延长非遗项目传承链。
“通过引导建立民间文化艺术团、土家文化传习园(所)等多种方式、多渠道进行传承保护,陆续培养了3000多名民间艺人和一批非遗传承人。”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刘光菊告诉记者。
土家族撒叶儿嗬是清江流域土家族一种独特的歌舞,早在2006年,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项目,在土家族撒叶儿嗬重要传习地——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当地不断延伸保护传承触角,让非遗项目焕发出非凡魅力。
“邀请文化名家,对撒叶儿嗬原真性进行解读,培训了撒叶儿嗬传承人和骨干。”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颖辉告诉记者,目的在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撒叶儿嗬寄托着土家人对生命的珍重,也表达了土家儿女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厚重解读。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整体生态保护,让非遗项目焕发出非凡魅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提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