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
提起民航业,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空姐空少们的空中服务。可你知道吗?民航业的地面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不断优化地面服务保障流程,守护航班地面安全,他们就是地面服务安全管理员。东航武汉公司地服部安全管理专员杨莎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编撰管理手册规范工作流程
今年以来,随着民航市场的复苏,东航武汉公司的航班量大幅增长。为满足业务需求,地服部将装卸、行李分拣等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并入职了一批新员工。为做好新员工、新业务的地面安全保障工作,杨莎牵头起草了部门《外包人员管理规定》,并自备讲义对部门员工进行“全覆盖”的安全培训。
杨莎还牵头负责了“安全服务督查小组”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仅2022年一年,杨莎牵头组织现场安全服务督查260次,形成督查报告52份,发现和整改销项问题51个。同时,制定了部门安全信息报告制度,落实到部门奖惩管理规定中,有效调动一线员工自主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积极性,也让部门安全信息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自去年9月以来,共协助统计上报SMS信息243条,获得股份优秀安全信息共15条。
努力降低出港晚关舱门率
航班出港正点关门率,不仅是民航考核的关键指标,还关乎旅客的出行体验。正点关门涉及特服保障、登机口上客减客、行货装机、舱单制作上传等流程,一环紧扣一环,不管哪个时间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晚关舱门。
如何提高航班地面保障效率,避免因地面保障原因而导致航班晚关舱门?杨莎决心要在这一课题上“下功夫”。
她不断钻研业务手册、持续向前辈请教,认真分析大量数据、反复比较,将每一个航班保障的运行节点进行分析。为保障快速过站的航班尽早关门,杨莎拿着手机和对讲机在廊桥处,认真记录上轮档、清舱、上客、装载等重要时间节点。最终,通过比算航班性质、登机时间、桥位信息等数据,运用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的质量管理方法,找到了最优方案。她的“降低武汉出港晚关舱门率”项目,获得了东航精益六西格玛黑带认证。
通过载重平衡安全为公司增加收入,是杨莎赋能安全管理的又一成果。2021年,她仔细琢磨载重平衡的核心原理,利用自己在大学所学计算机的专业知识,通过选题立项、数据对比、请教业内专家论证、模拟演练等环节,多次改进方案,最终形成《从配载平衡重心风险视角谈辅营增收》,在《东航管理》杂志上刊载,荣获东航股份管理征文一等奖,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
据统计,2023年1至7月,东航武汉公司保障中转旅客人数占整个武汉天河机场各大航司总中转量的52.6%;安全保障进出港航班2.87万架次,是2019年同期的124.6%。旅客中转服务保障人数,是检验地面安全保障效率、服务协同能力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