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书香满蒲城——深化全民阅读“应城样本”纪略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3-09-01 16:54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王琦、李梦婷、杨芳芳)读懂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之一是走进她的图书馆、书店。

8月8日,应城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店开业。这个位于应城城区核心地带的二层楼门店设置了近百张坐椅,营业时间直至晚上8点半。

时值暑期,读者纷涌而至,每日人流量逾500人次,大家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之中,为生活和思想增添精气神。

和这里的门店一样,应城市4家蒲城书屋、303家农家书屋适时举办各类阅读活动,逐渐让“书香蒲城”成为一种时尚。

这一“样本”的逐步成型,源自于当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思想境界、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

众星拱月构筑阅读阵地

全民阅读,重在基层,首推阵地建设。

近年来,应城市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重要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秉承“人在哪里,图书馆就在哪里”理念,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目前,该市建成农家书屋303家,涵盖所有行政村,73%以上的书屋配有独立的图书室、桌椅等硬件设施,书籍登记上架,每年更新图书60种以上,月刊配送4种以上,极大程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里棚街道刘杨社区,居民依托数字农家书屋平台(书香荆楚APP)开展了线上阅读,数字农家书屋涵盖近万种图书和有声读物。

“足不出户就能读好书,一边干活还能一边听书,这样的新型阅读模式我们很喜欢。”社区居民王小海表示。

除了市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阅读阵地,为进一步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2022年,应城市科学选址,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城区公园、街道、社区等地建成4座“蒲城书屋”,这4座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管理、共建共享,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城市书房总面积500多平方米,收藏图书共24000余册。

同时,还配置自助借还书机、数字资源借阅机等阅读服务设施,并设空调、无线Wifi、饮水机等便民服务设施,提供雨伞、老花镜、针线包、急救箱等便民用品。

城市书房的建成在市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阅读空间,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依时而动引领全民阅读

“书房有很多我感兴趣的书,在这里我可以自由地阅读,太方便了,以后我会常来的。”陈河镇陈河社区的陈思琪小朋友翻阅着手中的书爱不释手。

位于陈河镇中心镇区的“陈河书房”于去年6月对外开放,该书屋放置农业技术、养殖技术、新农村建设、经济、法律、卫生、文化艺术、少儿等图书5000余册,环境优雅明亮、温馨舒适,每日都有众多的群众自行前来借阅读书。

“暑假期间,镇里依托陈河书房开展暑期留守儿童阅读活动,以书房为场所,以书籍为媒介,让孩子们增长知识,润泽心灵。”陈河镇宣传委员董文彬介绍。

示范引领建设,典型带动发展。每个乡镇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出1-2个阅读示范点,依据时令节气在示范点开展各类群众性阅读实践活动,培养群众阅读习惯。

6月21日,应城市庆祝孝感建市30周年暨2023年应城市首届“蒲骚端午颂屈原”文艺活动在城中街道新河城市文化客厅举行,以现场书法创作、朗诵等多种阅读实践形式,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当月26日至28日,“全民悦读•书香满蒲城”惠民文化市集在新河社区落雁桥畔热闹上演,此次活动组织开展了图书展销、趣味答题挑战赛、绘本故事分享、传统游戏、手工制作等各类文化活动。

据了解,2023年应城各地已组织开展读书会、健康讲座等各类阅读实践活动46场次,覆盖全市各乡镇。

“好书”引路涵养主流风尚

“通过分享一本好书,让我们在活动中结识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很难得。”田店镇青年干部徐泽表示。

8月22日,由共青团应城市委组织的七夕主题读书联谊活动开展,44名青年相聚一堂,读书、会友,让书籍架起彼此连接的桥梁。

把阅读变成习惯,让阅读成为逐梦路上的“翅膀”。应城市充分发挥教育局、总工会、妇联、团市委等单位资源优势,让阅读走进机关、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向社会。

在机关,启动“书香润初心•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书香机关”建设,号召主要负责人发挥头雁效应,当好“文化志愿者”,率先示范领读争做“领读者”“讲书人”。

在学校,常年开展各类主题阅读活动。今年上半年,市蒲阳小学二至六年级36个班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共1500多名学生参加。

在家庭,大力开展“书香家庭”等评选树活动,不断扩大亲子阅读的覆盖面,2023年分别推荐入选“荆楚书香家庭”“孝感书香家庭”各1户。

在社会,组织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组织参与湖北省全民朗诵大赛,以比赛活动号召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

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下到云端,书香已蔓延至大街小巷、田间地头。

“应城将继续加强阅读引领,不断涵育阅读风尚,推动全民阅读扩大覆盖、提升品质、增强实效。”应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