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贵州贵阳与广西南宁的贵南高铁今天(8月31日)全线开通运营。贵南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482公里,自北向南连通贵州省的贵阳、都匀、荔波,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河池、南宁等地。全线通车后,从贵阳到南宁的时间将从原来的最快5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此外,线路的开通将大幅扩充既有黔桂铁路货运能力,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输效能。
提升运能 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南高铁全线开通将进一步织密我国的高铁网络,有力提升西南地区与华南地区之间的客货运力。
总台记者 许大为:贵南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头(银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中线通路扩能工程之一。贵南高铁正线全长482公里,其中广西段约282公里,贵州段约2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贵南高铁贯穿广西西北部和贵州东南部。贵南高铁从南宁东站出发,途中设南宁北、马山、都安、永安镇、河池西、环江及贵州的荔波、独山东、都匀东、贵定、龙里北,最终到达贵阳北站。这条线路全线海拔高差超过1000米,沿途喀斯特地貌显著,山多谷深河流密布,仅隧道就超过100个,其中广西河池段九万大山四号隧道全长15485米,不仅是贵南高铁广西段最长的一座隧道,同时也是广西境内现有铁路隧道中最长的一个。
贵南高铁在广西段主要经过南宁和河池两个市,也是途经河池的首条高铁。从2013年广西开通首条高铁,到此次贵南高铁开通,10年间,广西14个地市实现了全部通高铁。永安镇是都安县北部重要乡镇,与周边多个人口密集的乡镇紧密相连,在这里设站不仅是铁路站区距离设置的需要,而且能够使周边11万群众享受到高铁出行带来的便利。贵南高铁通车之后,都安县从原来不通高铁,一跃成为广西首个拥有两座高铁车站的县。
贵南高铁通过贵阳铁路枢纽与上海至昆明高铁、成都至贵阳高铁、重庆至贵阳高铁等线路连接,通过南宁铁路枢纽与南宁至广州高铁,南宁至北海、防城港、崇左等北部湾城市的城际铁路相连,构成西南与华南更为便利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在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初期,国铁南宁局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安排列车开行。
贵南高铁开通,除了对客运运力和速度的提升,也同样有助于提升货运能力。此前,黔桂铁路是连接大西南重要的铁路大动脉,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通道重要组成部分。贵南高铁开通后,黔桂铁路的大部分客运业务可转移至贵南高铁上。据铁路部门介绍,每减少1对客车,就可以增加1.3对货车的运输能力。贵南高铁的开通,将有效释放既有黔桂等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通道铁路干线的货运能力,进一步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能。
绿色高铁:生态理念贯穿始终
全长482公里的贵南高铁一路穿山越岭,经过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水源保护地、湿地、风景名胜区等41处生态敏感区。如何在建设高铁的同时,保住这一方绿水青山?贵南高铁提前谋划、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打造出一条“绿色高铁”。
总台记者 尹平:如果贵南高铁走直线,就会经过斗篷山—剑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了保护绿水青山,尽量减少对生态的扰动,贵南高铁选线时,拐了一个“大弯”。
位于都匀境内的营盘清水河双线特大桥全长1.8公里。设计建设时,贵南高铁为了减少桥梁对于地表水水质及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决定不在河水中设置桥墩,加大跨河部分的桥梁跨度。这就要放弃高铁桥梁原本每隔“32米一墩”的标准设计。
营盘清水河特大桥施工项目安全总监 卢海春:现场采用的施工工艺是悬臂现浇梁法,相对于常规来说,第一,成本增加很多;第二,施工难度很大,属于高空作业。但是为了绿色贵南的建设,我们前期的投入、现场的控制,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广西境内的澄江双线特大桥是贵南高铁全线最长的桥梁,它穿越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国家湿地公园及都安澄江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这里常见的白鹭、褐翅鸦鹃等保护动物,对于列车运行的噪声和车灯十分敏感。
为了保护鸟儿,贵南高铁在澄江双线特大桥共安装了长3.69公里、高约4米的“光屏障”。保护鸟儿不受光源干扰,阻挡鸟类进入列车运行范围,防止鸟类与列车发生碰撞。此外,在贵南高铁全线的桥梁、路基等明显工程处,还设置了声屏障32公里,隔声窗9000平方米。“声光屏障”,为沿线的动物们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
据统计,贵南高铁广西段施工建设中共减少桥墩46个,设置污水处理池65座、声光屏障94处,并将隧道施工弃渣加工成砂石料再次利用。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贵南高铁沿线还栽种了许多四季花卉树种,形成“四季常绿、四季有花”的铁路沿线景观。
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于8月8日率先通车
今天,贵南高铁迎来全线开通运营。而在8月8日,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已经率先通车。这段线路有什么特点?又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哪些改变?
总台记者 尹平:贵南高铁贵荔段全长190多公里,联通贵阳和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8月8日,贵南高铁贵荔段率先开通运行,抢抓了暑期旅游的一个小高峰。根据国铁成都局的数据,截至8月30日,贵南高铁贵荔段通车22天,共发送旅客近40万人次。
荔波,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原生性最强、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上的绿宝石”。因此,贵州正在这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今年暑期,随着全国尤其是贵州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只有十几万人口的荔波迎来了近800万人次的游客量。
现在,随着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贵阳北通过与贵广、沪昆、成贵、渝贵等既有线路的互通,能将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客流引入荔波;南宁东能将北部湾、粤西、海南等地区的客流引入。荔波作为中间地带的旅游目的地,“两头开花”。有了贵南高铁加持,据预测,今年荔波全年游客接待量将达到2000万人次的历史新高。
现在,贵南高铁通车,不但意味着贵州省的高铁骨干网络全部完成,还意味着贵州成为东西携手、山海相连的中间枢纽,方便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经济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