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8月24日下午,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有民众担心此举会对海盐生产和供应造成影响,部分地方出现“抢盐”现象。
那么,国内的盐是否会受到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影响?民众是否有必要囤盐?食盐供应量又是否充足?
8月26日,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实地探访全国产盐大市山东潍坊市了解到,山东海盐以地下卤水制盐为主,几乎不受海水影响。目前“抢盐”现象回落,食盐销售量正逐步恢复平稳,当地多家盐业公司储备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平稳供应。
卤水制盐不受海洋变化影响
8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山东潍坊寿光北部沿海区域,主干道两侧是一望无际的盐田,堆起的盐坨则像一座座隆起的小山丘。
堆成小山状的盐坨 (记者姚赟摄)
在潍坊正东盐化有限公司的一处盐场里,几名工人们正赶在下雨前给盐池披“雨衣”。工人王文林卷起裤腿、穿上长筒胶鞋,一双脚踩进了盐池里。池子里的水大约20厘米深,底部已经累积了薄薄一层结晶。他和另外两个工友间隔站在盐田同一侧,从田埂旁抽出一块深色的防雨布,缓缓拉向盐田的另一侧。
工人正在给盐池披“雨衣” (记者姚赟摄)
该公司总经理郭兴强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工人将地下卤水抽上来放到蒸发池里,靠露天日晒自然蒸发水分,等到基本结晶后将结晶碴搂匀,不久后就可以得到大盐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原盐。
“原盐经过蒸发、脱水、去杂质等净化处理后,才能产出食盐。”郭兴强介绍,他们公司的盐场共有600多个盐池,每个盐池面积约16亩,每年大约能产25万吨原盐。但因为市场需求有限,每年生产的原盐只有约五分之一卖给食盐加工厂,用于食用盐生产,剩余大部分都用于融雪剂、锅炉软化水用盐的生产。
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受此影响,有消费者担心日本此举会影响国内盐供应和质量安全,部分地区出现了抢盐现象。
据山东省盐业协会网站消息,山东省是全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原盐产能3000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30%。年产量2600万吨左右,其中海盐1600万吨,井矿盐1000万吨。而山东海盐以地下卤水制盐为主,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沿岸,莱州湾沿岸的潍坊市就是主产区之一。
郭兴强介绍,潍坊当地有着丰富的地下卤水层,且卤水浓度高,“地下卤水是地壳运动后沉积形成的古海水,封存于50至100米的地下深处,成分与海水基本一致,几乎不受地表和海洋环境变化影响。”
他还称,近几日找他咨询原盐的电话明显增多了,据他了解,目前当地原盐储备充足,“完全不用担心,多的是盐”。
盐业公司订单增加但储备充足
公开数据显示,潍坊全市原盐生产企业28家,盐田总面积达到429平方千米,其中生产面积达390平方千米,年原盐生产能力近千吨,是全国著名的产盐大市。
26日晚7时许,天色渐晚,记者在潍坊市寒亭区一家食盐生产企业门口看到,不时有大货车从厂区驶出,路边还停有多辆等候装货的车辆。
装完货后停在路边的卡车 (记者姚赟摄)
货车司机刘军刚装完满满一车盐,准备在路边稍作休息后出发。他向记者介绍,前几日,他从郑州拉货到潍坊,准备返程时看到派单平台上多了不少运盐的单子,始发地大多是山东潍坊、烟台等地,目的地遍布全国各地。他便接了个目的地为郑州的单子,刚好返程。
“我昨天就来了,排了一晚上队,今天下午才装上货,现在厂区还有5辆车在排队。”刘军介绍,近几日赶来拉盐的货车很多,25日下午一度排起了长队,最高峰时约有30多辆车在路边等待装车。
眼看着当晚轮不到自己装货了,司机王勇将车熄了火停在路边,摇下半截车窗,放平座椅靠背,躺着刷短视频消磨时光。按照他的估算,次日上午才能轮到他装货,他计划装满一车盐,大约30吨,全部运往烟台一家盐业公司。
“我从烟台走的时候,还没人抢盐,这两天听家里人说都在往家里买盐。”王勇说,除了山东,河南、云南等地也都生产盐,完全不用担心买不到盐,“一个人一年也吃不了多少盐,你买那么多放家里还占地方。”
上述食盐生产企业一名员工介绍,厂区的装卸工人有限,近几日订单量有所上升,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保证食盐供应,部分岗位的工人一直工作到午夜,“库房里的食盐储备充足,只是装卸稍微慢了一点,不用担心。”
8月25日,国内最大食用海盐定点生产企业,位于山东潍坊的菜央子盐场发布消息称,目前盐库存非常充足,请消费者们不必惊慌,理性消费。该企业发布的视频显示,仓库里整齐堆放了大量食用盐,“这只是我们的仓库一角”。
此外,中盐集团、湖南雪天盐业集团发布声明称,食盐储备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平稳供应。
中国盐业协会负责人此前表示,我国每年食用盐的消费量基本保持在1200万吨左右,食用盐的生产能力是5000万吨。而且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
食盐销售量逐步恢复正常
26日至27日,记者走访了潍坊市多家商超、便利店发现,货架上食盐存货充足,有顾客正在选购。“我看网上有人在抢盐,我想着家里人多怕盐不够吃,就赶紧来超市看看。”市民万女士告诉记者,她看到一整个货架上都摆满了盐,“完全没必要抢。”
超市货架上食盐充足 (记者姚赟摄)
当地出租车司机储师傅也告诉记者,前几日团购群里确实有人在接龙购盐,有人甚至下单了一箱,“超市里的盐随时去买都有,群里也没什么人抢了。”
“前几天买盐的人确实比较多,食用盐销量有一定增加,但我们仓库里储备充足,也在及时补货,不会影响市民们日常用盐。”该超市销售员告诉记者,最近两日,不时有消费者前来询问、选购食盐,但未出现囤盐、抢盐的情况,食盐销售量正逐步恢复正常。
据公开消息,潍坊市工信局按照职能,研究出台了《潍坊市市级食盐储备管理办法》,建立起了市级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相结合的食盐储备体系,在市内3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行了2400吨的食盐储备;完善食盐供应应急机制,制定了《潍坊市食盐供应应急预案》,切实保障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的食盐安全和市场供应。
连云港、柳州、青岛等多地职能部门发文称,当地正在高效配送补货,保障商超、电商等渠道供应充足、品类齐全,确保当地食盐的市场供应。同时,多地也发文呼吁,“请广大消费者们可以理性消费,不需要囤盐。”
除此之外,各地还加强了对食盐价格的管控。8月25日,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价格政策提醒告诫函》,旨在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防止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该文中告诫各经营企业,要严格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潍坊一家盐业公司的业务员告诉记者,受日本排核废水影响,消费者担心国内食盐供应和安全,一些市民开始囤盐、抢盐,各地对食盐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但据他观察,26日、27日两天,各地订单量有所下降,逐步恢复平稳,“这场‘风波’很快就会过去的。”
(文中王文林、刘军、王勇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