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已 起飞鄂州丨建市后鄂州经历了23次区划调整

荆楚网 2023-07-28 17:01

鄂州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座新兴的中等工业城市。

“据统计,1983年批准设市至今,鄂州先后经历了23次区划调整。”年过八旬、曾担任鄂州市民政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的李道云介绍,“区划调整,稳定了人心,平衡各方利益,让各个区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发展,让鄂州市成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排头兵。”

微信图片_20230728100432.jpg

李道云接受记者采访。(金康  摄)

回顾:鄂城县先后“三易其主”

李道云,鄂州市华容区段店人,1940年12月出生。

1958年,他在黄冈地区农业机械厂上班。1962年,他跟机械厂工人们一起下放黄梅县龙感湖农场劳动。

1975年,李道云从黄梅调任至鄂城县民政局办公室,1979年担任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鄂州建市,李道云担任鄂州市民政局财务科副科长,同时负责办公室工作。

李道云说,鄂州建市之前,因为有鄂城钢铁厂、程潮铁矿、鄂城通用机械厂、鄂城水泥厂等大型厂矿企业存在,经济基础较好,是大家争抢的“香饽饽”。

资料记载,1949年5月14日,鄂城县解放,同年6月正式隶属大冶专区管辖;1965年,鄂城县划属咸宁地区管辖;1979年,鄂城县、市分设,同时划属黄冈地区管辖。

但也因为区域隶属关系时常变更,鄂城长期处在“流浪”状态,导致发展后劲和韧劲不足。更尴尬的是,省里在资源分配时,先经过地区,再到县里,鄂城各项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局面,极大挫伤了大家工作积极性。

怎么理解?“比如说,鄂城县在隶属黄冈地区管辖时,省里安排项目,优先安排黄冈城区所在地,再安排到黄冈各个县市区,然而再考虑鄂城县承接。这与鄂城的发展条件极不相符。”李道云解释道。

樊口滨江公园风光.jpg

樊口滨江公园风光。(鄂城融媒  供图)

变革:区划稳定前8次调整

1983年,鄂州建市。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鄂州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得以凸显。

据《鄂州市志》记载,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鄂州市,具体是以原鄂城市、鄂城县的行政区划和黄冈县所属的黄州镇、长江乡为区划,组建鄂州市的行政区划。

在此基础上,新一轮调整还在继续:1983年12月,鄂州市组建鄂城、黄州2个市辖区。1984年1月,鄂州市组建华容、长港、梁子湖、程潮4个农村派出区。至此,鄂州市共设立2个市辖区、4个派出区、15个乡、12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以及长港农场。

在这一系列变革中,对鄂州而言,比较惋惜的是,左岭镇和黄州区先后分离了出去。1986年1月,华容区左岭镇划归武汉市管辖。1987年3月,黄州区划属黄冈县(现黄冈市黄州区)管辖。

198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华容、长港、程潮、梁子湖4个派出区,成立华容、梁子湖2个市辖县级区。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11个乡、13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及国营长港农场。同年11月,3个市辖区办事机构相继建立。自此,经过8次调整,鄂州市的行政区划大体稳定下来。

其中,鄂城区辖石山、新庙、杜山、沙窝、花湖、杨叶6个乡,泽林、碧石渡、汀祖、燕矶4个镇,凤凰、古楼、西山、樊口4个街道办事处。华容区辖临江、蒲团、大湾3个乡,庙岭、葛店、华容、段店、胡林5个镇。梁子湖区辖沼山、公友2个乡,太和、涂家垴、梁子、东沟4个镇。

“区划调整是一件大事,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域流向、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前期要做大量的调研。”李道云说,区划调整一旦出现问题,容易激起社会矛盾,因此上上下下都很认真、审慎。为此,区划调整由民政部门拿出可行性方案,然后再逐级上报至国务院。

鄂州青天湖湿地公园.jpg

鄂州青天湖湿地公园。(鄂城融媒  供图)

发展:先后成立两个功能区

1988年4月,省委、省政府确定鄂州市为全省第一批“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

鄂州珍惜发展机遇,发展机遇降临鄂州。1990年5月,鄂州市再获青睐:省委、省政府确定在鄂州市建设“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湖北第一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李道云看来,1992年后,鄂州市区划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大多属于微调,且在鄂州市各个区之间调整。1997年前后,鄂州区划调整的重头戏是“撤乡建镇”。同年,新庙乡、石山乡“撤乡建镇”。1998年,花湖乡、杨叶乡、杜山乡、沼山乡“撤乡建镇”。

2001年,鄂州区划调整的重头戏是“乡镇合并”,在这一轮区划调整过程中,石山镇、大湾乡、胡林镇、泥矶乡、公友乡等乡镇被合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也在这一年,石山镇与西山街道办事处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山街道办事处,大湾乡与葛店镇合并成立葛店镇,临江乡与胡林镇合并成立临江乡,泥矶乡与段店镇合并成立段店镇,长岭镇与东沟镇合并成立东沟镇,公友乡与涂家垴镇合并成立涂家垴镇。

2019年5月,鄂州市对街道管理体制进行重大调整,凤凰、古楼、西山、樊口4个街道重回鄂城区管理。同年12月,鄂州借“机”起飞,召开临空经济区成立暨体制移交工作大会,宣告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正式成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湖北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东一西”,形成千年吴都腾飞的“双翼”。

回顾这一段历史,李道云表示,鄂州建市后经历23次区划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着眼于战略布局、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都是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政策调整,作出的部署和安排,客观说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策划:邹霞、熊爱玲、胡晓炎

统筹:吕鉴蕾、陈稳定、陈灿

记者:王焱尧、阮琼、陶辉

摄影:金康、曾达飞

致谢:鄂州市委老干部局、鄂州市档案馆、鄂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