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妍玉珠)近期,疱疹性咽峡炎和肺炎高发。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李敏提醒,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和肺炎,应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同时,该病传染性强,患病后考虑隔离治疗。
“最近,疱疹性咽峡炎和肺炎患儿非常多。”儿科主任李敏介绍,医院儿科中医团队为患儿提供中医治疗方,并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进行短波紫外线治疗、中医穴位贴敷、小儿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减轻了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了病程。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周一上午,高新区4岁女童淼淼(化名)被妈妈带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就诊。小姑娘含着眼泪,不断地流着口水,喊着:“妈妈,妈妈,我好痛。”
淼淼妈告诉李主任,不知道是不是吹空调受了凉,两天前孩子突然发热,最高时达到39°C。带到附近诊所看,怀疑是感冒,开了药,但用药后却退不下来。“孩子老喊嘴巴痛,饭也不吃,很难受!以前高烧从没这样!”
儿科就诊现场人满为患。 通讯员 供图
李敏检查发现,淼淼口唇发红,咽部充血,口腔内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而手心脚底未见疱疹。结合相关症状,考虑单纯疱疹性咽峡炎。为淼淼开了药后,并叮嘱家长,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患病期间应居家隔离,不要外出游玩,患病期间,孩子的饮食应清淡,以流质食物为主,必要时可以让食物放温凉些,少量多次给孩子吃。
肺炎夏季高发 儿童发烧咳嗽莫大意
淼淼与妈妈前脚刚离开,7岁男童昊昊(化名)就被妈妈带进了门诊。昊昊在就诊前两天发热并出现咳嗽症状,体温最高时可达39℃。退烧药吃了之后,体温很快又会“窜”上来。连续性干咳让孩子夜里无法安睡,吃了止咳、消炎药也不见好转。眼见着昊昊精神和食欲都逐渐变差、甚至连呼吸频率都明显增快,妈妈赶紧带着孩子来到医院儿科就诊。
检查发现,昊昊存在C反应蛋白升高、左下肺大片炎症的情况。进一步查肺炎支原体抗体为阳性。李敏告诉妈妈,昊昊这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需住院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和肺炎高发。 通讯员 供图
“之前听说得手足口的孩子多,想着放假了就好了,怎么又得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呢?”妈妈非常无奈。
李敏主任解释,夏秋季是肺炎支原体性感染的高发季节,目前儿科门诊肺炎支原体检查阳性接近50%。
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潜伏期3周左右,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咳嗽,病初以干咳为主,伴有头痛、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咳嗽逐渐加剧,孩子会出现频繁阵发性咳嗽,并以夜间咳嗽最为明显,影响孩子睡眠;有的孩子会出现粘痰或黄脓痰,年纪稍大的孩子可能会表达有胸痛的情况。
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程可长达2至3周,发热可能持续7至10天,咳嗽持续2至4周,可导致胸腔积液、气胸、坏死性肺炎等后果,也可能引起其他部位病变,如心肌炎、脑膜炎、肾炎等。
因此,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持续3天以上不能缓解时,建议前往医院行肺炎支原体相关检查,尽早诊断并针对性用药,缩短病程、减轻痛苦。
24小时连轴转 医护全力守护儿童健康
“从6月底开始,疱疹性咽峡炎和肺炎患儿明显增多。”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李敏告诉小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以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为主,肺炎患儿大多为学龄儿童,所幸,大部分患儿为普通型病例,经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患儿正在就诊中。 通讯员 供图
已经到下班点,儿科四个诊台内前来就诊的患儿,依旧是一波接一波。
“门诊量一直居高不下,翻了五倍左右,虽然很累,体力有时候会透支,但为了全力保证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我们累一点没什么,孩子们健康才是第一位。”李敏主任说。
“为了市民健康,儿科医护人员连轴转,拖班加班已是常态化,休息时间很难得到保障。”护士长耿晗茗说,医护人员不怕苦、不言累,但也希望大家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