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恩展示公司生产的襄阳牛肉面、牛杂面 全媒体记者张嫚 摄
□全媒体记者张嫚 通讯员刘鑫 周嘉懿
许多襄阳人的早餐是襄阳牛肉面,不少外地游客来襄阳也要品尝一下这碗充满地方特色的面条。随着市场需求打开,冲泡式襄阳牛肉面产品应运而生。“70后”的张明恩和朋友抓住风口,把人生第一回创业献给了襄阳牛肉面事业。日前,在张明恩的“可以丫”襄阳牛肉面生产工厂,记者听他讲述他和朋友的创业故事。
1 回乡创业销售襄阳美食
张明恩是地道的襄阳人,毕业后外出打工,在广东汕头的工厂干了14年,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车间主管。与张明恩同龄的朋友老张专注销售行业多年,老徐一直钻研软件开发,他们也在外地闯荡。
2014年在回襄的一次聚会上,三人碰头聊了一下。他们都想回襄阳发展,创业的想法就此诞生。该做什么项目?“生意做遍,不如卖面”,他们想到了这句话。
“人离不开吃的,每天都要吃东西。我们是普通人,就做普通食品。”三人统一了思想。
普通食品也有许多种,该做哪一种?多年在外闯荡让他们对家乡的美食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于是,襄阳特产牛肉面、大头菜、黄酒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接下来,三人各展所长,老张跑销售,老徐写代码、做电商,张明恩抓选品。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上,他们的网店陆续开张,线下的店铺也正式营业。
2 创立品牌投资建厂
“刚开始很难,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啥事儿都要自己去跑腿儿,跟厂家谈价格,给客户送货。当时一个月的营业额只有几百块钱,连汽车的油费都保不住,更别谈工资……”张明恩说,创业肯定要面临很多困难,但他们相信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2016年前后,一阵吃盒装襄阳牛肉面的潮流来袭,很多消费者争相购买。由于有多家成熟的网店,张明恩团队成为众多厂家眼中分销产品的“红人”。他们三人通过售卖各品牌的盒装襄阳牛肉面,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随着襄阳牛肉面的名声越来越大,网店的销量节节攀升,尤其是2020年以来,销量暴增。三人看准了未来市场,认为卖别人的产品不如卖自己的,于是注册了“可以丫”品牌,在襄州区双沟镇投资建厂,成立湖北小食代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食品加工生产线,并于2022年1月正式投产,生产襄阳牛肉面、牛杂面、海带面等多种食品。
根据中国邮政襄阳邮区中心统计的数据,2022年通过网络渠道卖出的襄阳本地特色美食产品中,湖北小食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速食襄阳牛肉面,进入销量前三。
3 去年平均每月卖出15万桶(盒)
做好一碗面并不容易。牛肉包、牛杂包、海带包、牛油包、调料包、蔬菜包……各种食材包都要保证原材料货真价实、生产技术可靠。“能冲泡的面条包,我们厂做不出来,对技术要求太高。”张明恩说。
虽然襄阳本地人认为碱面是襄阳牛肉面的“灵魂”,但许多外地消费者对于煮面条太麻烦的评价,让张明恩无法忽视:“因为年轻人选择泡面,图的就是方便,如果不方便,我们的产品可能马上被抛弃。”
张明恩和朋友走访了多家襄阳的面条加工厂,没有找到能生产冲泡式面条的厂家。他们又去了河南,找到了为盒装兰州牛肉面代加工的工厂。他们提出要求后,工厂进行了试生产。工厂每发来一批生产出来的面条,张明恩就分给亲戚、朋友、邻居尝。
经过几轮尝试,张明恩和朋友最终定下了配方。一款冲泡后就能吃,面条筋道、爽滑、有微微碱味的盒装襄阳牛肉面,于去年1月开始售卖,并迅速获得消费者认可,去年平均每月卖出15万桶(盒)。
“只要消费者提出合理的建议,我们都会接受并改进,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让更多人了解襄阳牛肉面,爱上襄阳牛肉面。”张明恩表示,今年公司定下了4000万元的销售目标,将继续扩大销售渠道,让冲泡式襄阳牛肉面跟泡面一样,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