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的这片土地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云海花田”,忙碌的花农们来自本乡本土,处于盛花期的薰衣草则是来自英国和日本的品种,它们在赫章县落户的时间已有五年。
这像去发光
而不是等待被照亮
梁安莉是把薰衣草带到赫章县的人,在她的设想中,这些芳香植物既能通过深加工,比如提取植物精油,实现更高的附加值,又能为赫章县本来就美的自然风光锦上添花。
梁安莉: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品种呢?一来虽然它开的花颜色没有那个看起来那么艳,但它开粉紫色的花,一片开出来的时候其实是不一样的风景,另外它的出油量会比我们那个品种要多,经济效益起码是它的出油量的2到3倍。
2017年,梁安莉也是一名到赫章看花拍照的游客,梁安莉出生成长于香港,15岁后去往美国留学7年,回国后成为广州一家公司的白领,偶然从朋友那里知道了贵州省的赫章县。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县内的韭菜坪主峰海拔2900多米,是贵州最高峰,有贵州屋脊之称,同时,韭菜坪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韭菜花带,被列为全国仅有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梁安莉当时并不知道,赫章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梁安莉到赫章旅游的2017年,正是广州对口帮扶毕节市的工作组到赫章开展工作的第一年。因为都是来自广州,在朋友的介绍下,来旅游的梁安莉见到了工作组的杨伟强组长。
梁安莉:我真的有被工作组的组长给感动到,因为他告诉我,他来贵州之前,他是援疆三年的援疆干部,当他说这边要开始援黔的工作,他是第一个主动向单位报名说他要过来,继续在一线工作,这样子一个自动请缨的行为。他们告诉我,我2017年来看到的赫章已经比十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但是它还没有脱贫。工作组组长也在我们离开之前,很诚意邀请我们,让我们帮忙想想看,有什么产业适合落地到这边,能够进一步带动这些村民去脱贫。
几个月后,梁安莉真的带着朋友和植物专家再次回到赫章进行考察。
梁安莉:我的性格可能是比较稳的,我很少说在没有计划好之前很冲动去做一件事情。因为被脱贫攻坚工作组感染到了,有了一个勇气。
记者:脱贫攻坚工作组什么能感召到你,因为就是一顿饭的工夫,就是一番话的工夫。
梁安莉:我一直在寻找这个答案,什么样的人算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呢?当我遇见了工作组组长和他们这一个队的时候,我觉得好像我开始找到了那个钥匙,我觉得他们在发光。
再次来到赫章时,梁安莉已经有了创业者的心态,而赫章留给她的第一印象启发着她。经过四五个月的考察,随行专家认为赫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较好,适合花卉种植。2018年初,梁安莉和家人出资成立公司,与赫章县签订投资协议。
和梁安莉熟悉的香港、广州不同,在赫章,想要发展一个产业,她需要从零开始迈出第一步。在扶贫协作工作组的帮助和她自己的多方考察下,梁安莉最终把她的第一个花卉基地选在了距离赫章县县城较远的铁匠乡。
在梁安莉的规划中,花卉种植是第一产业。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花卉产品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再进一步则是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养生的第三产业,最终实现三产融合,实现公司和当地村民的良性循环,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但是当地村民对种植鲜花心有疑虑,因为此前到这里搞种植的人,没有找好销路投资失败,最终连拖欠村民的工资都没能支付。另外,种植鲜花也超出了村民对农业的传统认知。
梁安莉:但是铁匠乡的书记人很好,他先召集了一些曾经有出去有务工经验的这些年轻人或者是有经验的村民,先来我们这边去试。这一批人因为他们曾经出去打工,所以他们接受程度会高一些,也会更好去理解我们要打造的是什么。
梁安莉的花卉基地在当地慢慢扎下根来,对于应该支付的土地流转费、大棚租赁费,她从不拖欠;前来务工的农民工资,严格执行一月一结,信任在慢慢建立。
梁安莉:每一天都会觉得我做的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你不会感觉到疲惫,我觉得这个就是有点像去发光,而不是等待被照亮。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
梁安莉设想中的鲜花基地和传统的种植业不同,她要做工厂,要用现代的管理方式让当地的农民成为鲜花工人,再依靠深加工能力,让这个产业在赫章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创业很少有一帆风顺马到成功的,花卉基地成立之初,梁安莉带领植物园的专家经过反复考察后,选择了种植菊花。
刚开始,菊花长势良好,但却在后期遭遇了当地十年不遇的极端天气——连续三个月阴天,不见阳光,菊花生了锈病,所有的前期投入大部分付诸东流。
记者:你们花了多少钱,就为这些菊花?
梁安莉:二十多万,刚开始。
记者:你赔了,你有没有让参与到你的生意里面的村民赔?
梁安莉:村民是没有,我们工资是每个月都准时发放给他们的。因为我们当时给自己的就是不可以让他们来承担这些损失,就是试验的失败也好,包括我们自己的损失也好,那是我们企业的事情。
这次失败,让梁安莉意识到在赫章做鲜切花是有风险的。在和团队商量后,他们又请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院的专家来到当地进行考察指导,并最终选择了耐阴抗旱的薰衣草、高山雪菊、芝樱草等芳香植物进行种植,然后进行深度加工提取芳香植物油。
此后,梁安莉的公司又在紧邻韭菜坪、气候高寒的兴发乡投资建设“云海花田”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这个基地已完成示范种植650亩,品种包括北海道薰衣草、英格兰薰衣草、芝樱草、高原雪菊等芳香植物。在经历过菊花种植失败的共患难后,当地很多农户和梁安莉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意。
记者:香港的这个姑娘跟你们有交道吗?
赫章县兴发乡花农 马关丽:有,非常热情,她偶尔来跟我们聊聊天,说说这些话。那个人挺好的,我们也很看得起她。
马关丽是云海花田附近的村民,她有三个孩子要养,无法外出打工,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云海花田建成后,她和村里的中老年妇女依靠在花圃里的各种劳动,平均每月都有一千多到两千多元的收入不等。
记者:你觉得到这来以后,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赫章县兴发乡花农 马关丽:还是挺好的,真的很感谢他们这个公司到这里来。别说是我还年轻,特别那些老一点的,比我们老的那些,每年就有几千上万的收入,吃的穿的自己能找到。
“造血式扶贫”
为乡村发展带来动力
四年中,在公司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安娜贝拉绣球、美女樱、芝樱、大马士革玫瑰等花卉,还有高地薰衣草、迷迭香、高原雪菊等芳香植物在赫章引种成功,并已提取出精油和纯露,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到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和企业一道成长的,还有人,以周巧为例,她如今已经是铁匠乡花卉基地的管理人员。
赫章县铁匠乡花农 周巧:我在基地里面干活,他们就把找人找干活干得好的人的主动权交给我,我看谁干活干得好,我就招谁在里面务工。我就把我婆婆和我老公给安莉说了以后,我说我可以介绍我婆婆来务工吗,还有我老公来务工吗。
记者:这算不算是走后门?
赫章县铁匠乡花农 周巧:算吧,但是梁总说要干活干得好的。安莉说反正就是来吧,来我们基地干,干一个月,一个月的试用期,如果干得好的话我们就录用。
在赫章创业的经历,让梁安莉体验到了造血式扶贫给人、给一个地方,也包括给创业者自身带来的变化。扶贫是带着人们超越生存,收获尊严感、成就感,扶贫谋求的不是眼下,而是未来。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梁安莉在贵州省赫章县的铁匠乡、兴发乡共拥有芳香种植示范基地超过1000亩,投资超过2000万元,两个基地共带动约2475名普通农户参与阶段性种植,利益联结覆盖脱贫户796户3937人,务工人次达7万多人次,共带动农户增收1200多万元。2021年,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赫章县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这段时间以来,你发达地区也经常跑,经济上欠发达地区也经常跑,应当说这是有落差的,你在心里面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可以通过你的努力让这边的落差,水能够渐渐涨起来,能够拉平两方面,有这个梦想吗?
梁安莉:我是有这个梦想,我觉得乡村振兴就是在于怎么样把年轻人号召回来,其实在我看来,反而现在乡村是很好的一个让年轻人想要去实现梦想,但又没有那么多这种资金或者是成本去尝试的时候,一个很好的创业的试验田。只要有才华有想法,总能在乡村里面找到一些城市里面看不到的风景。这个对我来说就是,只要你拥有热爱,无处就不是风景在。我在这句话之后悟到的一句话是,如果没有风景,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脚步去创造出风景来的。
制片人丨刘斌记者丨董倩策划丨孟克编导丨银建章责编丨王枫摄像丨杨帆 高忠 王永胜协助拍摄丨赫章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