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今年“度汛”不太平,党群同心构筑“钢铁长城”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3-07-16 14:44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吴滕钰)7月10日0时,英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下发通知,终止全县防汛IV级应急响应,标志着该县入梅以来的防汛工作转入新阶段。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个夏天,英山“度汛”并不太平:该县先后经历五轮强降雨,多轮强降雨致使全县水库、河道、塘堰水位暴涨,山洪肆虐,山体滑坡,城区局部短时间出现内涝。

特别是在7月7日至8日的第五轮强降雨期间,据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中心监测数据统计,英山境内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50.5毫米,位居全国之首。为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近日,笔者走访该县若干点位,实地探寻英山党员干部在自然灾害面前为群众架设“钢铁长城”的故事。

通宵鏖战万冲桥

万冲桥处于省道小白线雷家店镇镇区,是通往杨柳湾镇、英山城区的交通主干道。

7月11日,笔者来到雷家店镇镇区万冲桥抢修现场,道路已恢复通行,土障、交通锥、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此路段减速慢行,交通应急抢险分队的红旗在公路及河道外侧迎风飘扬,仿佛诉说着当晚的战斗。

“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我们连夜奋战,通宵抢修,跟打仗一样。”黄冈市英山县公路管理局工会主席蔡保平回忆说。

7月8日英山持续暴雨,该县交运系统加大上路巡查排险力度。上午11时,团山河道班报告,万冲桥桥头锥坡被水毁,万冲河一侧护岸出现崩塌,桥头路面出现约50平方脱空。

“立即停止通行,拉警戒线封死两头,不能让人车进入隐患现场!”接到险情信息,县交运局、公路局迅速启动应急抢险预案,主要负责同志火速赶往现场指挥处置。

11时半,县交运系统在现场成立指挥调度、技术支撑、施工组织三个工作专班,调集吊车、铲车、运输车等大型机械进场增援。雷家店镇区金雷茶业至岩潭河大桥道路封闭管控,规划2条线路在县内主流媒体平台发布通告引导群众绕行。

头上黑云压顶,脚下洪浪激流。下午5点44分,现场机械砸落脱空桥面完成排险。紧接着第一批20车沙石、混凝土开始土石方回填作业,交通、应急、公路、路政及雷家店镇等100多人回填土石料2000m³,持续奋战到7月9日早上6时。

7月9日上午9时,在通宵鏖战22小时后,万冲桥水毁路段恢复通行。

抽油转运保安全

雷家店镇万冲桥旁有一家私营加油站,负责人郑猛在这次强降雨中也着实捏了一把汗。

7月8日下午13时,万冲河水位暴涨,值班加油员沈桥发现站外品牌柱发生倾斜,加油站靠近河一侧的储油区地基被水掏空。

该加油站储油区有3个汽油罐、1个柴油罐,每个储油罐容积30m³。经过盘算,当天4个储油罐内还有大约33吨油。河床水位如果再继续上涨,洪水继续冲击储油区基础,原本埋于地下的4个储油罐有可能摆脱固定被浮上,不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且污染下游白莲河水质,加油站也将面临重大财产损失。

想到这里,郑猛心急如焚。

下午1时20分,他迅速向县应急局、县科技经信局报告情况,寻求帮助。经过相关部门专家现场查勘,给出的唯一解决方案:群众安全大于天,迅速抽油转移。

下午3点,3台油罐车、防爆抽油泵到场。县应急局协调1名中石化安全专家现场指导特种作业。在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后,下午5点,抽油作业开始。大约40分钟后,3号罐的13.5吨的0号柴油抽油完成。随后2号罐6.1吨的95号汽油、1号罐的5.5吨92号汽油、4号罐的8吨92号汽油被依次完成,抽油作业持续到当晚9点10分,33.1吨油被安全转移到过滩、方咀加油站。

据郑猛介绍,县里高度重视安全工作。7月8日下午,该县组织应急、水湖、科经等部门以及雷家店镇、业主方现场办公,商讨进一步整改措施。为防止雨情汛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县组织机械人手在储油区一侧抛石100余方,在桥两侧铺设彩条雨布2000余平,一直持续到7月9日凌晨4点。

该加油站目前已暂停营业。要想避免山洪再次侵袭储油区,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选址。“县里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帮我接来市里的专家到现场勘测,给了我很多指导意见,都想让我早点复工复产。”

目前,郑猛已和中石化以及黄冈、山东等三家企业对接,敲定最终迁址方案。

失而复得两头牛

“当时救牛心切,头都昏了,多亏你们把我拦住,救了我一命,不然真要酿成大祸!”回想前几天的那场冲动,76岁的杨柳湾镇北流水村4组村民王成主心有余悸。

7月8日下午14时02分,正在冒雨带队开展汛期巡河的杨柳湾镇应急救援队队长胡锋发现东河胡家墩村河段两头牛(一大一小)被困河道,大牛的牵牛绳死死卡在洪水枯枝中,身旁的小牛紧紧靠在大牛身旁,进退不得。

这时牛主人王成主火急火燎寻牛而来。原来当天上午他把牛牵至镇区一民房旁的树荫下离去办事,牛撑脱绳索跑到河滩吃水草。等他忙完回来发现自家牛困到河里,洪水已经到了小牛牛背,危在旦夕。

“首先要保护好群众安全,不能让牛主人下河施救,把人稳住。待水位降下来后,在安全前提下再想办法救牛。”杨柳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童威命令镇应急办、派出所迅速赶往现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两头牛价值近3万元,王成主在河堤上急得直跺脚,在雨中几次要下河被拦下。

山洪来得快,去得也快。下午2点50分,雨停了一刻钟,水位下降明显。“现在没问题,我去救。”胡锋脱下裤子,手持镰刀,小心翼翼,一步一移,慢慢向牛靠近。这时水深到他腰间,牛也知道“救星”来了,发出了“哞哞”的叫声。

艺高人胆大。胡锋一把握住牵牛绳,在水中割断绳子,岸边的同事心都提到嗓子眼了。3点03分,一大一小两头牛被救上岸。失而复得的喜悦,让王成主高兴得老泪纵横。

敲门串户大转移

“8日下午雨开始下的时候,村里就把存在安全隐患的14人紧急转移,12名采石场的工人安置到镇上宾馆,另外的1户2人转移到易迁安置点,两处都安排专人照看。”7月12日,施家湖村妇女委员段晓娟介绍。

“这里住得很放心,村里还给我和老娘送来菜和米。”在转移群众柯楷的临时住处,两室一厅小巧紧凑,厨房、卫生间、饭厅、客厅等功能区完备,卧室的墙上还装有电视。

在杨柳湾镇白马食酒店,中餐晚餐“四菜一汤”标准、空调电视齐全,采石场转移工人冯纪海对这里的伙食和住宿很满意。

据悉,7月8日,杨柳湾镇镇村干部全员上阵开展敲门串户,连夜转移受灾群众67人,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2021年6月27日,英山县成功处置一起特大山体滑坡险情。杨柳湾镇施家湖村采石场附近山体因强降雨发生滑坡,在滑坡发生前,英山县、镇、村三级措施到位得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果断排查地灾、迅速清人转移,到点到人到位。在采石场施工人员全部撤离并在矿区周围设置警戒线、安全警示标志后,一场持续一二十秒、约1.29万m³的泥石滑坡悄然而至。

平战结合走在前

雷家店镇万冲桥出现险情,交通告急!

7月8日下午2点08分,英山县公路应急中心接到抢修指令,迅速调集机械、物料向雷家店镇万冲桥现场增援。

2点32分,20辆工程车完成集结开始装车。第一批次运送物料包括石块、碎石、木桩等。2点45分,第一辆满载25立方米石块的工程车出库,5辆皮卡满载水码、安全锥、警戒带、吨袋等也随同出库。

3点18分,第一批次的石块到达万冲桥现场。在此之后,40余车的各类抢修物资陆续抵达。

英山地处地壳活跃的山区,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2015年,英山建成公路应急中心,常年储备道路抢修所需的各类工程耗材,签约各类应急车辆、机械百余台,实行全年24小时备勤。在该中心偌大的仓库里,水泥、块石、碎石、水码、安全锥、彩条雨布、铁锹、铁镐、编织袋有序整齐码放,各类耗材堆积成山。

“有了这里的物资储备,全县版图内的任何位置,我们交通的抢修作业就有了‘三板斧’,人员、机械、物资就能迅速进场,打通群众生命通道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县交运局局长冯矫正说,中心建成以后,在几次汛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去年6月,大暴风雨多次袭击英山,造成国、省干线发生不同程度水毁,多处道路中断,县交运系统出动储备物资,仅红英线一处就填筑塌方近千方,所有水毁道路均在24小时内抢通。2021年7月,县道梅沙线发生巨大山体滑坡,公路应急中心发兵机械、人员分班连续作业,仅用八个小时抢通行车路面。

除了做好物资储备,坚持平战结合是该县“交运铁军”攻无不克的又一法宝。据了解,该县建立了120人的公路抢险保通应急分队、交通运输保障应急分队,抽选复退军人和青年骨干50人成立“交通民兵连”,组建专兼结合、专兼常备的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形成“15分钟内人员完成集结、30分钟内应急物资有序出库、45分钟内抵达抢险现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平时,该县每年组织交通运输公路防洪抢险应急实战演练,以战代训,提升全系统干部实战“打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