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省媒体看老河口 数字技术让产业插上“金翅膀”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3-07-13 11:58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陈洋波、江珊 通讯员 张子纬)百亩桃园里,达人直播,10分钟卖出27箱黄桃;冷链仓储中心,黄桃拍完“CT”后,1小时完成1吨分装;千亩智能化生态渔业产业园中,数十个陆基高位高密度养殖池24小时输水送氧不停;绿岛王府洲上,一场吃瓜大赛火爆“出圈”……

7月10日至11日,中省主流媒体走进湖北省老河口市,看当地如何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深入实施强市工程,谋划“一带两片三线”建设,力争全面建成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带、打造城乡共同繁荣样板区。

老河口市俯瞰全景。通讯员 供图

老河口市地处汉江中游东岸,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襄郧要道、秦楚通衢”之称,享有“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数河口”之誉。

近年来,该市因地制宜强特色、统筹谋划促发展,积极培育村级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加快推进规模扩张、补链延链强链,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速,217个村平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

果园安上“智慧大脑” 桃产业插上“金翅膀”

高温下,一场直播格外火爆。

直播卖黄桃。记者 江珊 摄

“口感脆甜多汁,你看这果核和果肉完全分离……”7月11日上午9时,在京东农场老河口黄桃示范基地,徐玲等4名直播达人正在卖力带货。

徐玲,老河口市方营村人,在抖音平台名为“楚儿精灵”,拥有30万粉丝。直播短短10分钟,她就卖出27箱黄桃。

“6月20日那场直播,我卖出了几千单黄桃,销售额突破30万。”徐玲说,由于家乡的桃子品质极佳,很多客户都成了“回头客”。并且,这里的每棵桃树都有“身份证”。

现场,众多记者“扫一扫”包装箱上二维码发现,关于桃子的“身份证”立即出现,不仅显示了追溯码,还显示了检测报告、生产环境、生长过程等信息。

那么,如何做到让桃子拥有“身份证”?基地负责人周延涛解密说,这500亩桃园安上了“智慧大脑”。

京东农场首个数字化黄桃基地。记者 江珊 摄

2021年6月,京东农场首个数字化黄桃基地落户老河口市。

“果园配备了虫情监控系统和环境检测器,可以实时监测影响果树生长的各类指标,确保果园产出的优质果比例高、品质好。”周延涛说,为了增强鲜果储藏能力,有效延长销售生命周期,还建设700平方米预冷车间和500平方米分拣包装车间,保鲜库贮藏能力达到400吨。

黄桃分拣包装车间。记者 江珊 摄

如今,桃产业已成为老河口的金字招牌。

沿江而行,7.72公里的环梨花湖旅游公路两旁,种植着春雨黄桃、汉水大仙桃、蟠桃、血桃、油桃、毛桃等十多个品种的桃树。

7月11日上午7时,老河口市胜华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道华正带着几名工人,熟练地穿梭在茂密的桃林间,将一颗颗成熟的果子摘到果袋里,随后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农人喜笑颜开。记者 江珊 摄

“独特的气候和水源,让这里的桃子色泽鲜亮,肉质脆、水分多、个头大、糖分足。”老河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罗玮介绍,目前,该市桃栽培面积3.5万亩,涵盖早、中、晚熟各个周期,让采摘期从5月持续到11月,鲜果年产量5万吨,年产值达4.2亿元。

同时,老河口市以湖北香园食品有限公司食品配料深加工项目为载体,以本地水果为重要原材料,不断研发新产品,供应国内外大型知名食品饮料、餐饮连锁企业,进一步延长了桃产业链。

由“粗放”到“精细”转变 生态渔业促增收

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马家岗村和白鹤岗村结合部,有一个1116亩的现代渔业产业园。

渔业养殖池。通讯员 供图

位于该产业园内的天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老河口渔业产业由“粗放”向“规范”转变的一个缩影。

“别看这池子不大,一个就要将近20万,每个池子每年可产出两万多斤鱼。”技术负责人易珊介绍,每个水池里都安装了一个联网的小型水质监测仪,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接收水体环境的各项数据,出现异常情况监测平台会及时电话通知。

记者看到,这些养殖池周围,还整齐规划着育苗池、取水池、净化池、沉淀池等,形成了一个自体循环的水生态系统。

“养殖池底部有一个75°倾斜的坡道,利用水压将鱼粪排出后,可以用作果蔬种植的肥料,同时,养殖用水经过净化后再循环利用。”总经理郭俊杰说,“不仅肉质更好,还实现了零排放,省水省成本,市场俏得很。”

老河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党组书记、局长袁占峰介绍,目前,该市已建成现代渔业产业园3个,高效设施渔业基地4个,繁育基地3个,交易物流中心1个,引育专业化市场主体9家,集育种孵化、苗种生产、成鱼养殖一体化的现代渔业发展模式迅猛发展。

“高质量推进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及统筹发展,抢抓长江十年禁捕机遇,大力发展高效设施渔业,推进水产品深加工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到2025年,全市特色淡水产品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袁占峰说。

创意旅游新业态 点亮乡村旅游“夜经济”

王府洲是江水流经老河口境内形成的冲积沙洲,位于老河口市郊,四面环水,面积24平方公里,洲上有八一、晨光、太山和府洲4个行政村,素有“千里汉江第一洲”之称。

近年来,老河口市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成立四村联合党委,充分挖掘产业、文化及自然资源,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协调发展,八一村的月季、府洲村的果蔬、晨光村的百竹、太山村的金桂享誉周边。

“今年以来,通过组织开展青年联谊会、篝火晚会等各类活动,聚了人气,也提升了名气。”绿岛王府洲四村联合党委书记肖道波介绍,“五一”期间,州上16万余株月季竞相盛开,绵延成浪漫的缤纷花海,吸引了全国各地近20万游客。

“可一到晚上,还是空荡荡的,一下子就沉寂了下来。”肖道波说。

经过精心筹备,六月初,一场篝火晚会在此举行。迎着夕阳,游客们手牵着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吃西瓜比赛。通讯员 供图

7月9日晚,湖北省老河口市绿岛王府洲首届“西瓜文化旅游节”暨“瓜分快乐 ”集市活动开幕,吸引了不少“吃瓜”群众前来打卡,共享盛夏甜蜜时刻。

活动现场,“西瓜大作战”小游戏、吃西瓜比赛、文艺节目表演等系列活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吃西瓜比赛环节,参赛群众个个铆足干劲“埋头苦吃”,热血沸腾,一时间,个个嘴里鼓鼓囊囊,嘴角不断流出红色的瓜汁,惹得观众们阵阵哄笑。

游客徐女士说:“节目太精彩了,吃瓜比赛我还上去参与,还得了一个大西瓜,这样的活动可以多举办一些,我们乐于参与。”

瓜农宋正东说:“这次活动举办得非常好,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玩,而且还有很多人来购买我们的西瓜,希望以后能多多举办此类活动,真正把我们王府洲西瓜、农产品叫响。”

近年来,老河口市王府洲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先后建立农业生态示范区、精品乡村旅游区、特色田园生活区、民风民俗体验区,推动“旅游+美丽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康养”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王府洲种植瓜果蔬菜11000余亩、西瓜8000余亩、其他经济作物3000余亩,涉及受益农民约5000人,年增加收入2至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