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红色资源、重温红色家书……各地庆祝建党102周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01 14:44

今天,中国共产党迎来102周年华诞。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各地举行活动,勉励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勇前进、笃行不怠。

在上海,红色地标中共一大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每天入馆客流都超过1万人次。纪念馆也策划了一系列丰富的主题展览。

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推出一系列主题展览,满足观众参观需求。

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 薛峰:内容是从我们民族的危亡时刻到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在各个历史时点上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了生动地呈现。

一大纪念馆邀请中小学生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学生们用歌声庆祝党的生日。

小学生 黄业凯:唱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这首歌是很激情澎湃的,让我觉得很激动。我在这里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一大的历史,这里很伟大的感觉。

上海: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今日开放

为了展现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的奋斗历程,今天(1日),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这座纪念馆位于江宁路673弄10号,也是过去的戈登路文余里1141号。它经历了怎样的保护修缮、背后又有哪些故事?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访这处位于上海市中心的红色新地标。

纪念馆分为旧址复原区、基本陈列展区、临展区、广场雕塑区四个部分,布展总面积505平方米,共陈列图片78张、实物21件,系统介绍了党的秘书工作的发端、成立、坚守和发展。

上海市静安区档案局局长 林捷:这是我们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份文件,叫《文件处置办法》,这也是我们党有关档案工作的第一个规范性的文件,这个文件是1931年由周恩来要求、由瞿秋白起草的。

那么,这处旧址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根据记载,1927年9、10月间,中共中央机关陆续迁回上海,并租下这栋小楼作为办公地点,大量机密文件档案曾存放于此。1931年6月,小楼被租界巡捕房查抄,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1982年,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组织亲历者寻访、辨认,最终确定江宁路673弄10号就是当年的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所在地。

上海市静安区档案局局长 林捷:当年,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开会的地方,也是阅读文件的地方。是我们党的早期机构里面联系最广泛、服务最直接、保障最关键的我们党的核心中枢。

2013年,上海正式启动该旧址保护工作。

2021年6月,中办、国办正式批复同意上海建设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通过全面提升展陈、设施、环境,并借助专题片、触摸屏、沉浸式情景党课等形式,丰富展览的观赏性,以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的奋斗历程。

江苏句容:重温红色家书 感受家国情怀

江苏句容茅山,是一处抗日根据地。七一前夕,大批游客来到这里探访红色足迹,重温初心使命。

在位于江苏句容的茅山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纪念馆,也迎来了大批游客。在“铁军营”展区,游客们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重温一封封浸透血泪的“红色家书”,感受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游客 黄明:当年新四军,不畏艰险,不畏困难,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来自他们,让我们年轻一代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