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精准定位痛点,超声中的“透视眼”助力医生巧解患者肌骨疼痛

极目新闻 2023-06-29 19:44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吴杨 潘城岗

一说到彩超,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肝胆脾、子宫、膀胱等检查项目。一说到骨头、肌肉,大家联想到可能就是X光、核磁共振,可是您听说过肌骨超声吗?

肌骨超声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技术,被称为医生的眼睛,它能够清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周围神经等浅表软组织结构和相关病变,如炎症、损伤、畸形、肿瘤等。还可以观察关节活动时的动态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地定位病灶,辨别疼痛部位的炎症程度,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李婧医生为患者扫查缝匠肌触发点

足球爱好者双膝疼痛,超声“透视眼”锁定痛点

32岁的王先生(化姓)是一名足球爱好者,每周会踢2至3场足球比赛。近半年来,他的双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右膝较左膝明显严重,踢球发力时疼痛尤为明显,休息后有所减轻,这一症状渐渐影响到了王先生踢球。为此,王先生辗转就医,但通过X线、CT、MRI等检查都没有看到有明显的关节损伤,先后接受了针灸、艾灸、理疗等多种治疗,疼痛仍不能缓解。近日,王先生来到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湖北省康复医院)骨与关节康复科就诊。

骨与关节康复科医生李婧检查发现,王先生的痛点非常固定,位于髌骨下缘,髌腱附着处。通过肌骨超声扫查,发现王先生的髌腱附着点处明显肿胀,内部的纤维出现了微小的破裂,右侧较左侧更为严重。李婧诊断王先生患上了“肌腱末端病”,这是发生在肌腱末端与骨骼相连接处的肌腱退变,通常是由于肌腱劳损或长期承受较大张力所致。

明确诊断后,李婧在超声引导下对王先生的病变部位进行冲击波治疗,经过每周1次,连续3周的治疗后,王先生的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还参加了一次足球热身赛,全程发挥良好,没有再被疼痛影响到踢球。

肌骨超声为什么能看到核磁共振看不到的病变?李婧介绍,这是由于肌骨超声成像的原理所决定的,超声在检查浅表病变时,不但分辨率高,还将被检查组织进行了适当的放大,所以能更加精确地发现肌肉和肌腱的微小损伤。同时,超声成像不受患者运动的影响,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要求患者活动关节、肌肉等部位,还原疼痛时的姿势,观察关节、滑膜、韧带、肌腱、肌肉在运动时的情况,有些异常表现在静止状态下并不能表现出来,超声就成了非常好的检查补充手段。

李婧介绍,针对王先生的肌肉和肌腱的微小损伤,冲击波作为一种无创的物理因子治疗手段,疗效非常好。冲击波是一种高能机械波,当冲击波作用于机体时,会产生一系列微小空化泡,进而在组织内发生微小“爆炸”,从而松解掉损伤组织内微小的粘连、钙化,为组织修复创造更好的条件。此外,冲击波治疗还可以起到镇痛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快代谢分解产物清除与吸收。目前冲击波治疗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肌腱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慢性损伤性疾病。以及多种慢性劳损性疼痛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声波穿透力的影响,超过5厘米深度的组织以及被骨骼遮挡的组织,超声无法非常精确地显示,所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医生通过问诊和体检进行初步判断,再结合不同检查的优势,最终得出诊断结论。

李婧医生为肩袖损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确定注射点

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缓解女子腱鞘炎症

年近50岁的高女士(化姓)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右手拇指反复屈伸用力。最近,她发现大拇指一旦弯曲后就不能伸直,拇指根部还疼痛不已,虽然通过针灸治疗,疼痛的感觉有所改善,但大拇指的活动仍然有明显的卡顿。为此,她来到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湖北省康复医院)骨与关节康复科就诊。

骨与关节康复科医生李婧为高女士进行了肌骨超声探查,探查显示高女士的拇长屈肌腱鞘局部增生、增厚、狭窄,导致肌腱不能正常地在腱鞘内滑动。同时,超声还能清楚地看到腱鞘内的炎症情况。李婧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对粘连的腱鞘进行了分离注射,注射结束后,高女士的拇指就可以自主活动了。经过后续康复治疗,目前高女士已经回归工作岗位。

李婧介绍,超声引导下的注射,是根据超声扫查所看到的病变组织,针对病变的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注射方案。如果局部病变以急性炎症为主,就像是一间失火的房子,此时火烧得正旺,只有尽快灭火才能将损伤降到最低,最好的灭火剂就是皮质类固醇药物,俗称激素。

超声引导下注射激素优于盲打封闭的原因是:首先,通过超声引导可以更加准确地将药物注射在病变部位,有时疼痛部位并不一定是原发损伤部位。其次,精准的注射可以使用最小剂量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药物剂量减小自然减小了药物的副作用。如果超声观察到局部病变是慢性损伤、修复不良导致,则可以注射促进组织增生修复的药物,如高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富血小板血浆等。

李婧医生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缝匠肌注射

男子冈上肌腱出现破裂,增生疗法修复“伤口”

60多岁的杨先生(化姓)喜爱运动,每周都会打网球。最近,他常常感到右肩疼痛,休息时尚可忍受,活动时尤其明显,这种疼痛感已经影响到他打网球。为此,他尝试了贴膏药、吃药、做按摩等多种方式,但效果都不明显。无奈之下,他来到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湖北省康复医院)骨与关节康复科就诊。

李婧通过肌骨超声扫查,发现杨先生的冈上肌腱出现了小的破裂,局部三角肌下滑囊也明显增厚、粘连,在肩关节运动时产生撞击,导致疼痛。李婧医生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地向病变部位注射了促进损伤修复的药物,一周后,杨先生的肩痛明显减轻。

复查发现,杨先生增厚的滑囊明显变薄,局部粘连得到解除,活动时不再撞击,疼痛就缓解了。最近,杨先生已经顺利重返球场,再度握起了喜爱的网球拍。

李婧介绍,杨先生接受的注射治疗叫做“增生疗法”,增生疗法是一种针对肌腱、韧带等组织的非手术性疗法,借由对组织注射特定的药物,刺激组织的修复,达到对受损、疼痛、脆弱关节及软组织的重建。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关节的不稳定是骨骼肌肉疼痛的根源。稳定关节最重要的结构便是肌肉与肌腱,在运动损伤和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中都存在肌肉或肌腱的损伤,而这种损伤往往很难自行修复。增生疗法则直接针对根源进行治疗,通常使用15%至25%的葡萄糖注射液,诱发局部轻微的炎症反应,刺激纤维母细胞,启动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从而达到重新修复的作用。

李婧提醒,肌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是非常多见的症状,相同的症状背后常有不同的病因。明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超声引导的注射治疗可以有效解决局部软组织炎症、损伤、粘连、卡压等问题,同时还要从运动系统整体出发,通过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共同促进生物力学异常的恢复,才能从根本上治疗肌骨疼痛。

(图片由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