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山路远 小舟自渡来 五峰县农村客运司机邓兰舟15年义务带货超10万件

湖北日报 2023-06-09 14:03

清晨6时,海拔1690米的五峰镇麦庄村大岩屋候车亭云雾缭绕、凉风阵阵,邓兰舟驾驶的鄂E22227农村客运班车准点发车。

邓兰舟,38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的一名农村客运司机。

2008年至2022年,15年时间里,他免费为沿途行动不便的村民捎带物资超10万件,并热心帮村民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2022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邓兰舟名登榜首。

“兰舟”,汉语词典里释意为:兰木做的船,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这位名为“兰舟”的85后小伙儿,如同航行在武陵山的摆渡船,渡货、渡人、渡情。

渡货:免费“信使”跑过90万公里山路

武陵腹地,地广人稀。麦庄村的2500多村民分散在大山深处。

2008年,时年23岁的邓兰舟成为五峰镇集镇至麦庄村农村客运班线司机。该线路单程40公里,跑一趟需4个小时。

“邓师傅,能不能帮我从镇上买两盒二甲双胍?”冬天的清晨,麦庄村六组的村民王清玲拦下客车。

代买药品,而不载人,意味着少卖一张20多元的车票。邓兰舟有点迟疑,但看到王清玲因糖尿病浮肿的双腿,他答应下来。

第二天,药品如约带回,王清玲非要塞给他5元运费。“小事,不用给。”邓兰舟连连拒绝。

临近春节,王清玲一大早又拦下邓兰舟的客车,递上一碗“杀猪菜”。“她从家走到公路上至少要1个小时,肯定凌晨四五点就出发了,冬天还这么冷。”15年过去了,邓兰舟仍然记得那个清晨,天很冷,心很暖。他免费帮村民带货之路由此拉开。

带货,看起来是“带一脚”的事。但对于客运司机来说并不容易:首先,帮忙带一次货,意味着少卖一张车票,收入减少;其次,东西买错了或是买的不好,有时倒被村民埋怨。可邓兰舟却乐在其中。

5月2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证他带货的一天。9时许,嘈杂的五峰镇金桥停车场,邓兰舟正在一家农资店砍价。刚把帮村民售卖的土鸡、鸡蛋卖了300多元,又接了5个村民的带货电话。

“粘鼠贴,哪个好一点?”在一家商店里,邓兰舟拿着两种粘鼠贴反复对比。“黄骨鱼从哪儿进的货?新不新鲜?”在卖鱼摊上,他问得细致。

5位村民代买6种货品,垫资165元……邓兰舟记在一张纸上。12时,他准点发车上山;15时许,客车抵达麦庄村大岩屋候车亭时,六七位村民背着背篓早早等着“收货”。

“像个罗汉,总是笑眯眯的,服务态度非常好。”村民们像过节一样取光后备箱的物资,一边七嘴八舌夸奖,而邓兰舟在旁边一脸憨笑。“晚上到我家来吃鱼。”67岁的陈兴福拎着袋子热情邀请到。

5400多个日夜,90万公里山路,免费帮村民带货超十万件,这是邓兰舟在大山的足迹。每件货物按5元配送费计算,他所捎带的货物早已超过50万元。15年来,邓兰舟的手机存了700多个电话、1700多个微信好友。一天下来,他最多要接40多个带货电话。

渡人:村民的笑意坚定了他留在大山的心

小舟可渡货,亦可渡人。

75岁的村民陈登春因风湿双腿行动不便,儿女远在外地。无论刮风下雪,邓兰舟都会主动捎带副食和儿女邮寄来的快递到家。“多亏邓师傅照顾,他比我亲儿还亲。”陈登春又一次突发急病,恰巧被邓兰舟发现得以就医。

“年老体弱的张祖凯,独臂干活的陈泽华,与残疾儿子相依为命的王德春……沿途300多户村民大多数都得到过邓兰舟的帮助。”麦庄村党支部书记毛国强说。

“山里人口外流,如今最少的一趟车收入才16元。”这几年,从村村通客车,到私家车兴起,开农村客运车,不再像以前那么赚钱。

“你还这么年轻,出去干点什么不比在这开客运强?!”有同伴劝他。

邓兰舟有些动摇,恰逢他的女儿要到宜昌市上小学,2018年,他决定离开大山,去宜昌市区一边开网约车,一边陪读。

离开不久,邓兰舟隔三岔五就会接到他们的电话——

“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想你了。”尽管接替邓兰舟的司机也是义务带货,但乡亲们总觉得没有邓兰舟亲近。

邓兰舟本就挂念着乡亲们,他决定让父亲去市区照顾女儿,自己又回到大山。

给老人修手机、装电扇、修电锯、给猪仔打药……只要村民提出,他都热心帮助。

“他们总是到处说我贴心,我倒认为他们更贴心。”邓兰舟笑着说。

邓兰舟至今记得:2021年元月的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从山顶小木屋起床,推开窗,只见满山皑皑大雪。按规定,大雪封路不能发车。正欲返身补觉的他,突然听到路上铁锹声响。扭头一看,朦胧雪影中,陈兴福等10多位村民正在埋头铲雪。一会儿,约1公里的陡坡积雪很快被清理干净。

开展负荷响应试点交易,探索企业用能权交易;重点监测违规用能项目、高耗能高排放企业。

加强新能源场站功率预测管理,强化准确性分析,指导完善功率预测模型。

邓兰舟瞬间红了眼眶,也让他更坚定了留在大山的心。

渡情:爱心“接力”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

“年纪轻轻坚守大山,的确不易!”因工作需要,宜昌市道路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党委副书记、政委宋春燕多次上山挖掘邓兰舟的感人事迹,“我把他的故事讲给单位的年轻人们听,不少人都感动流泪。”

“司机小舟”火了。邓兰舟也没想到,他闲暇之余制作的短视频,竟在抖音走红出圈。两年多来,99个短视频让他收获了14.3万粉丝,289.5万个赞。

抖音上的“司机小舟”,将镜头对准了山里的村民,记录了不少和村民相处的暖心点滴。

“看似是司机的举手之劳,但帮了老百姓很大的忙。”

“一辆公交,丈量着一方温暖;一声鸣笛,带来的不仅仅是各方所需,更是一座村庄的安全感。”

看到网友留言,邓兰舟感到满足。他满足的不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他,而是关注到农村客运司机,以及大山深处的留守群体。

五峰县交通运输局投资15万元,在山顶大岩屋候车亭旁修建木屋,方便他每天凌晨6点发班。该局连续两年为邓兰舟所在公司发放农村客运补贴资金270万元,并拓展农村客运与快递、农村电商合作,提高收入。

邓兰舟和乡亲们的深厚感情,也在“人渡人”。他所在的五峰三农客运有限公司,目前有8辆车组成以他名字命名的邓兰舟车队,每天不间断奔驰在五峰村镇间,为村民提供客运、义务带货、应急救援等服务。

去年3月,五峰镇组建邓兰舟志愿服务队,让爱心实现“接力”,让服务惠及更多群众。目前志愿服务队已开展活动300多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刘宇 通讯员 潘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