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中心医院成功摘除16cm巨大肝血管瘤

荆楚网 2023-06-09 09:22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曾丽萍)6月4日,鄂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医疗团队成功完成一例肝内巨大血管瘤切除术,该手术运用自体血回收技术,做到了“用自己的血拯救自己”,为肝巨大血管瘤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

“医生啊,我到底是不是得了肝癌?最近我体检发现肝上长了个直径16cm的肝血管瘤。”神情忧郁的赵女士来到鄂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门诊。

普外一科朱凡医生详细了解病情,该患者为肝内多发血管瘤,最大的一个在肝左叶,该血管瘤大如球,大小约为16cm×15cm×15cm。赵女士因肝巨大占位性病变已辗转市内多家医院,情绪非常焦虑。

“事实上,肝血管瘤与‘癌症’毫无关系,它不是癌,是肝脏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84%,中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是男性的6倍。”胡嵩主任仔细为赵女士绍病情,告知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提出治疗方案,建议住院手术治疗。

入院后,针对情况赵女士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团队为赵女士实施肝血管瘤切除加肝部分切除术。

据悉,肝脏是人体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血供丰富,组织脆性大,面对如此巨大的血管瘤,手术一旦损伤血管瘤或肝脏的大血管,就有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对医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患者为肝内多发血管瘤,肝左叶为巨大血管瘤,右叶多发大小不等,最大5cm×5cm×4cm,切除整个肝脏创伤较大,易导致肝肾功能衰竭与大出血。经过周密部署,专家团队决定采取肝左叶血管瘤切除、肝右叶血管瘤射频消融的方式,有效消除整个肝脏血管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一方面,专家团队通力合作,术前认真讨论部署,为患者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在术前备血10个单位的前提下,运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术中仅异体输血3个单位,该技术的运用不仅安全,且极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胡嵩介绍,肝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能出现症状是消化不良、暖气、恶心、腹胀,或肝区胀痛不适等。随着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和检查手段的进步,肝血管瘤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因此定期体检与复查很重要。

经相关文献证明,情绪不好是导致出现肝血管瘤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长期生活在愤怒、紧张、忧郁的情绪之下,会容易损伤肝脏。血管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而肝脏B超是发现血管瘤的主要方法,每年定期进行相关的体检,一旦发现有异常后,可每隔半年进行一次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