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湖北经济学院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公开课。公开课主题为《追寻领袖足迹,感受人民情怀》,先后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河北、福建、浙江的经历,用“知青岁月”“调查研究”“摆脱贫困”“绿色浙江”四段故事,带领学员们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过四关”“修厕所”“换农机”……读书班学员、该校学工处处长商守卫以《在知青岁月感悟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题,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七年知青生活让青年习近平在艰苦的环境中锻造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培育了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淀了丰厚的知识文化素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思想自信,也开启了治国理政的实践起点。”
该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晓东以《在调查研究中感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题,从一辆自行车、一封倡议信、一份调查报告、一个问题的解决四个事例出发,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的从政经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群众、坚持调研的精神。“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发现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才找到了许多啃掉‘硬骨头’、越过‘险滩’的具体路径。”叶晓东说,做好调查研究,考验的是工作作风,厚植的是人民情怀;前进道路上,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我们必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会计学院党委书记王友刚从旧貌换新颜的工作奇迹、“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的工作精神、“三个‘没想到’”的工作形象、“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四个角度,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向新局面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宁德人民早日摆脱贫困,恰是‘心无百姓莫为官’的真实写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巨英讲课的主题是《在“绿色浙江”中感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建设生态省而展开,通过景宁、下姜村、余村等实例讲述了浙江生态省建设如何抓落实的过程,分析总结了浙江建设生态省由“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过程。“从‘绿色浙江’的思考与实践,到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未来人民群众一定会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巨英说。
公开课结束后,学员们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荆楚足迹,赴烽火科技集团、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开展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
在结束参观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后,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李霜为学员们作主题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湖北省的任务和使命》现场教学。他谈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来自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运用、对世界形势变化的长远布局、与新旧动能转换目标的高度契合。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切实担负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实际成效,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佩雯 通讯员 陶慧 彭越 朱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