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丨西南地区夏收冬小麦收获近六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22 10:54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夏收冬小麦收获近六成,湖北零星开始收获。

襄阳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540万亩左右,占湖北省小麦产量的一半左右。目前,当地组织3万多台收割机投入夏收。

总台央视记者 陈烨炜:这里是湖北省襄阳市罗咀村,在我身后,几台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伴随收割机的轰鸣声,金灿灿的麦穗与麦秆分离,金黄色的小麦进入收割机的粮仓中。

据了解,去年秋冬种以来,襄阳市通过有效利用冬闲田、滩涂地等,深挖种植面积潜力,小麦面积达到了536.08万亩,同比增加4.37万亩。同时,加大推广优良品种,在小麦优势产区枣阳市,优良品种的应用率达到了100%。

枣阳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陈斌:你看这个穗子很大,比较长,每株粒数在42粒左右,籽粒也很饱满。我们经过测算,这块田的每亩单产可以达到551公斤,这在当地是一个很高的产量水平。

襄阳枣阳市罗咀村二组村民王凤林,种植小麦53亩。今年,预计每亩地增产5公斤以上,对于今年的小麦收成,她非常满意。

枣阳市七方镇罗咀村二组村民 王凤林:今年麦子品质非常好,今年的市场价1块2毛2一斤,估计一亩能卖1200多块钱,今年看这个形势收成还不错。

确保颗粒归仓 机收率力争达99.5%以上

目前,襄阳全市保有稻麦联合收割机29000多台。同时,还将组织约2000台外来收割机跨区作业,小麦机收率力争达到99.5%以上。

农机手荆光西几天前从安徽亳州载着收割机启程,第一站就到达了襄阳,半天多时间就收割了五六十亩小麦。

跨区作业机手 荆光西:地块好的话能收200亩左右,还可以,看地块,看拉粮车配不配合。

为了确保跨区作业安全、顺利进行,襄阳市安排专人负责跨区机具载运车辆信息统计和通行证办理,并组织专技人员就地对联合收割机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和技能培训。

总台央视记者 陈烨炜:在襄阳市的部分村子的村口,我们还注意到设置了这样的一些服务站,这些服务站可以为前来收割作业的跨区作业机手提供包括维修、应急救援等服务咨询。

枣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中队长 王富锋:我们能够为跨区作业人员提供作业信息,使他们能够少跑冤枉路,保证小麦的顺利收割。

一系列麦收前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

在河南,夏收冬小麦面积今年继续保持在8500万亩以上。

记者在河南多地采访时发现,一系列麦收前的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这里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最大的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再有5天左右的时间,驻马店就将迎来小麦大规模技术作业。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系列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都已经完成了麦收前的维修和保养的准备工作。在这里我们观察到一个新的现象,就是像这样大马力、大喂入量的农机,它的数量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它们投入生产中就会大幅提升麦收的作业效率。与此同时,在我左手边这些履带式收割机,它们的数量也有了增加,在后期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的话,地面会湿滑泥泞,普通农机下不了田,它们就会发挥一个很大的作用,为后续的应急作业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驻马店市农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江涛:这种大喂入量的小麦收割机比原来的小麦收割机的收割效率会提升30%。今年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在更多的地块上增加了机械化作业环节,比如把小麦收割了用打捆机把秸秆收集起来,进行饲料化利用。

这几天,驻马店各县区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机收减损技术培训,避免广大机手在麦收过程中只注重速度,忽视质量的问题,降低机收损失。目前,驻马店市在保有3.4万台收割机的基础上,还协调跨区作业收割机8000台,充分保证麦收作业需要。

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常科: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农机跨区转运不畅、机具供需失衡、发生灾害天气这些突发情况,我们制定了小麦抢收应急预案,组建了52个应急机收作业服务队,确保及时、有序、有效组织应急支援,全力保障驻马店市1170多万亩小麦颗粒归仓。

确保“收得进 储得下” 收储企业提前准备

为确保小麦“收得进、储得下”,收储企业也在提前做足准备。接下来,再到河南安阳滑县去看一看。

在滑县这家粮食收储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腾仓并库、检修机械设备。

滑县白道口镇某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负责人 赵良铎:为了保障夏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对库区线路进行了反复检查,并邀请计量部门对检化验设备、计量器具进行了校正检验,目前已腾出11000吨仓容用于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

除仓库、机械等硬件设施维护外,滑县各大仓储点还提供粮食产后一体化服务和便民服务设施,满足种粮农民需求。

滑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副主任 赵伟锋:今年我们全县夏粮备仓70多万吨,收购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质价标准,不压级压价,不抬级抬价,实行一卡通结算,确保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