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医院、商场、景区等是残疾人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这些地方的无障碍设施情况直接关系着残疾人的出行体验。
上海:开设“助聋门诊” 让聋人看病更方便
每周四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助聋门诊”都会迎来一群聋人患者,手语翻译志愿者会为他们登记好就诊顺序,让他们在休息区对号入座、等待就诊。目前,在上海市开设了“助聋门诊”的医院已有9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助聋门诊负责人 陈晓怡:残联主要是提供一个医疗专业的手语翻译,我们医院设计了一站式的助聋门诊,诊室里边有预检、挂号、收费,包括有诊疗这样一个绿色通道的服务。
如今,华东医院还将服务延伸到了聋人住院期间,在手术、麻醉等重要环节委派手语翻译,并增加了助盲、助肢残人便利就医服务;还对门诊部、住院部等场所进行了优化改造。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总务处处长 焦昌安:我们建立了专用的一个残疾人停车位,对医院里面的标识、字体进行了扩大,建立了残疾人专用的厕所,安装有紧急的呼叫系统,在医院的入口建立了一键呼叫出租车的智慧屏,方便残疾人呼叫出租车。
上海:无障碍阅览室 助力盲人阅读学习
在去年刚刚建成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室内一层设有盲道和100多平方米无障碍阅览室,并配备了助视仪器、视听读一体机、盲文打印机等设备。
读者 王先生(盲人):图书馆工作人员熟悉盲人,我们有一些什么需求,他们都会尽力帮助我们。
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许圆德:上海图书馆东馆在建设初期,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无障碍设施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些无障碍的盲道,从室外延伸到了室内,无障碍电梯以及无障碍厕所,在每个楼层我们都设置了相应的服务点。
湖南郴州:无障碍景区助力残障游客登山“无碍”
最近,在湖南郴州莽山五指峰景区溶家洞索道站,10多名“轮椅游客”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启了无障碍登山之旅。借助着景区的车载提升机、无障碍车、索道、升降机等,他们顺利地从海拔550米的溶家洞索道站来到海拔1400米的空中栈道。
游客 李红芳:从没想过我能够以轮椅的形式,爬上这一座这么高的山。
莽山五指峰景区是我国首个无障碍山岳型景区,景区内的公共设施都考虑了无障碍通行要求。今年的“五一”假期,景区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其中行动不便的“轮椅客”达2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