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于业成 李维林 刘明)4月29日晚,由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创作的大型原创舞剧《章华传说》亮相湖北剧院,首演成功。
章华台又称章华宫,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公元前540年,楚灵王为显国力,举全国之力耗时6年建成这座离宫。
大型舞剧《章华传说》既是一部历史剧,也是一部现代廉政剧。该剧以春秋时期楚灵王劳民伤财、荒淫奢靡的生活史实为背景,选取“钟情细腰”“长夜歌舞”“宫外建宫”“佳丽成群”等帝王生活细节,演绎了那段历史的兴衰,批判了统治者的贪婪腐朽,表现了对依附权贵、失去人生自主的女性的理解与同情。
该剧分设梦寻(序)、细腰魂(第一场)、胭脂沟(第二场)、长秋恨(第三场)、宫娥嬉(第四场)、焚灭(尾声)。 总导演为国家一级编导、楚天技能名师李金桃教授,曾创作过大型舞剧《红色记忆》《曹禺——我是潜江人》等。
江汉职院表演艺术学院舞蹈教研室主任肖露露介绍,大型舞剧《章华传说》导演组经过多次实地采风,将楚文化元素和历史传说相结合,百余名师生历时近3个月排练了上百次创作出了《章华传说》。后期,该校会将带着这部舞剧走出湖北、走向全国。
江汉职院党委书记李飞表示,以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把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堂。这是学校艺术专业办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产教融合工作相关精神的具体举措。
“剧情节紧凑,音乐,舞美视觉元素丰富,服装造型优美,很荣幸能参演并成为第一幕《细腰魂》的女主跳。”演出结束,该校21级学生符巧韵仍沉浸在所扮演的角色中。
“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保持警醒,不可骄奢淫逸。”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观后称,该剧是校企合作的典范之作。
据悉,2008年12月22日,由国家一级编导、舞蹈家杨凤仙任总导演和艺术总监创作的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江汉风》也曾在湖北剧院公演。演职人员也是由江汉职院师生担任。
1. 穿越时空探寻章华宫
史载: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拾级而上,中途至少歇息“三次”才能到顶点,故称“三休台”,现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潜江市依托章华台遗址现已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型舞剧《章华传说》采用的是以回叙方式呈现章华宫内荒淫奢靡的生活。剧情开始从悠长绵绵的歌曲《章华柳》“引入”一名舞者在游览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时穿越时空,回到春秋战国时代。
“咚—咚……”六声钟响,余音缭绕。在场观众被带回到公元前540年。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殍。”一群婀娜多姿的细腰“男女”随着舞曲缓步出场。他们当中,为得到楚灵王的青睐赏赐而节食瘦身,以至有的大臣觐见时扶墙而起,宫女们则为细腰勒紧腰带,以致虚脱憋闷而死。
然而,连通章华宫的“胭脂沟”则是另一番人间烟火。宫女们的卸妆水流入宫外的“胭脂沟”。河水香气四溢。河两岸的村姑们纷纷捧起泛红的胭脂水涂抹在脸上身上,嬉闹着,逍遥自在。
第三场《长秋恨》讲的是楚灵王出宫狩猎偶遇美貌年轻女子“长秋”。楚灵王一见倾心。“长秋”不愿进宫。楚灵王则在他们偶遇之地暗修“长秋庄”。“长秋”为情所动入宫。时间不长,楚灵王再未到长秋庄。“长秋”以泪洗面郁郁而终。
楚灵王出宫狩猎时,宫内的宫女们来到宫内荷塘边、园林中享受大自然,追逐嬉闹,与荷花争艳,与白鹅共舞。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章华宫化为灰烬。尾声《焚灭》把楚灵王劳民伤财、狂妄恣肆、不理国政、荒淫无度演绎得淋漓尽致。
2.舞美服饰尽显荆风楚韵
如果说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江汉风》尽显江汉平原水乡元素和向上精神力量的话,大型原创舞剧《章华传说》则在演员服饰、舞剧音乐、舞美设计等无不再现荆风楚韵,突显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美学追求。
29日晚,大型原创舞剧《章华传说》序曲《章华柳》回响湖北剧院时,潺水般的旋律让观众浮想联翩。随着剧情演绎,以青铜色打造的“立柱”“龙椅”“鹿角立鹤”“宫灯”等等舞台背景,营造出章华宫内奢靡辉煌,尽显荆风楚韵。
“布景充满了历史感,服装设计也能讲故事。”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王翔介绍,该剧服装服饰设计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及装饰提取出了黑金配色,寓意着威严、庄重、奢华,体现了战国时期皇帝权倾天下的气质;黄白、粉白配色寓意正直却又软弱的性格,体现了王公大臣在皇帝威严下的中庸气质。
王翔说,宫女服饰颜色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水画提取绿色与白色,寓意纯洁,存托出宫女与百姓淳朴的气质,与宫殿的压抑的深色彩和宫女出宫的清爽色彩形成反差。舞美设计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园林风格、历史遗迹及出土文物中提取色彩和样式,尽量还原再现章华宫内外的历史风貌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