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改造复建后,今天(15日),新北京工人体育场将正式对公众亮相。
作为经历全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奥运会的重要场馆,工体见证了中国体育历史上诸多荣耀时刻,也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工体经历过哪些辉煌,回归后的新工体又有哪些新变化?
01
一座北京工人体育场,半部新中国体育史。
1959年8月,在北京东郊一片苇塘之上,北京首批十大建筑之一——北京工人体育场诞生了。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隆重开幕。自此,工体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第二、三、四届全运会,首次落户中国的亚运会(1990年),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1994年),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1年),亚洲杯足球赛(2004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
在这个承载无数精彩瞬间的时空里,欢笑与泪水交织,辉煌与震撼共存,无数人的青春和回忆留在工体↓
而足球,就是那些记忆交织的锚点。
1996年,工体正式成为北京国安足球队主场。国安曾在这里两捧足协杯(1996年、1997年),也曾战胜过AC米兰、阿森纳等欧洲豪门,还有弗拉门戈、格雷米奥等南美劲旅。
“工体不败”的回响仿若昨天,一代中国球迷难忘的集体回忆,久久流淌在绿荫中的足球殿堂。
02
传承历史,续写辉煌。经过历时两年多的改造复建,工体华丽变身。
新工体总体风格庄重、沉稳,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不仅还原建筑最朴素原始的风格,还更加绿色环保。
遵循“传统外观、现代场馆”的原则,对比“老工体”保持三个不变——椭圆形造型不变、外立面形式和比例不变、特色元素不变。比如,新工体外立面保留了老工体的窗花,通过3D打印技术1∶1复刻,檐口的一些百叶等都保留了老工体元素↓
在保留传统外观基础上,新工体也有了更多惊喜升级
↓
国内首批、首都首座国际标准的专业足球场。新工体增加了罩棚,具备遮阳、照明、排水、融雪、光伏发电、吸声降噪等六大功能;环形跑道设计让观众距离球员更近,进一步提升球迷的观赛体验。
国际主流的看台碗设计。看台坡度更陡,观赛视野更好;东看台上,北京国安黄绿两个主题色拼出“BEI JING FC”字样。
6.8万个全新“国槐绿”座椅,采用碗状结构,自然弧度也更符合人体工学。东西侧看台座椅距离球场草坪最近处只有8.5米,南北侧最近距离为10米。另外,看台上还贴心设置了144个无障碍座席。
世界顶级的草坪系统。草皮下有一套强大的排水系统和加热系统,保证草皮始终处于适宜生长的环境。地下的供暖、排水系统让球场不会积雪和冰冻,下暴雨时可以短时间内排干。
内部设施全方位升级,使用体验大大提升。崭新的更衣室、球员通道、理疗间、卫生间等,都让球员有了更好的竞赛体验。
△主队更衣室
△运动员出入场通道
此外,这里还有世界一流的声光电设施、对标世界杯球场的屏幕呈现……新工体更多惊喜,等你来体验
新时代,新风貌,新工体!
一起期待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总监制 | 王小节 监制 | 朱世松 钱伟
记者 | 何畅 胜东 梦哲 王丰 张景 赵畇 钱雨莹 胡一 孙梦竹 袁成刚 危家煦 邓煜洲 胡亚利 魏娜 魏雨彤 王萌 邵薇 尹一男 任生圆 陈宝善 于晶晶 刘雪楠 杨凯 付海亮 张福德
编辑 | 高丹丹 校对 | 高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