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朱红霞王琦)隔窗见绿,绿色入县,一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阳新县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的理念,抓好“绿”字,着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舒适、功能完备的绿地城市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花园城市。
做好“增绿提质”文章,生态优化稳步提升。
近年来,阳新县不断优化城市绿化环境,让城区绿地面积日益增加。目前阳新县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1191.85公顷,绿地率40.56%、绿化覆盖率41.85%、人均公园面积16.37㎡,绿地总量和质量正不断向花园城市的理念发展迸发。
做好“开门见绿”文章,绿化美化成效显著。
当你走在阳新这座蕴含历史底蕴的城市,你会发现,有幼童在草坪上快乐的嬉戏打闹、年轻的情侣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幸福的老人举目欣赏秀丽的风景,生活是那么的惬意。
青草绿树,亭台长廊,景观小品……近年来,桃花泉、文化宫、织锦巷、林峰路、北煞湖等老社区,不知不觉间,一个个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园”展现在居民身边,一处处休闲绿道、小型游园在城市的角落装点环境。而这些都是在阳新县结合旧城更新改造、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丰富城市公园绿地活动空间,为附近居民休闲小憩、游园散步提供了优美场所,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见园”,让鄂东南这座古老又充满幸福的小城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市民尽享绿色生活,提升人民群众舒适度。
做好“护绿为民”文章,生态品质有效提升。
三三两两的游人,带上帐篷、桌椅和美食,在草地上铺好野餐垫,或躺或卧,或阅读或游戏,尽情享受休闲时光——这是开展“护绿为民”宣传后,时常可以在城市绿地上看到的场景。在城市原有的山水格局及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城乡生态空间建设,构建生态网络体系,提升城乡绿地生态功能,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要素有机衔接,建设生态廊道,将自然生态要素引入城市区,满足城市对生态宜居、舒适健康、安全韧性要求,一直是阳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做好“建绿增绿”文章,交通绿化不断发展。
在加快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上分步实施,加快建成16千米环莲花湖、马蹄湖城市绿道网络核心,与城市交通系统相衔接,逐步延伸至各社区,打造特色街巷骑步道、滨水骑步道、山林骑步道,形成山、水、园、城、景相串联的城乡生态空间和红色+绿色+人文景观资源绿道格局,让阳新市民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体会到一丝城市独有的“慢”绿色生活,让生活更舒适。
下一步,阳新将进一步构建总量适宜、分布均匀、结构合理、景观优美、生态良好、功能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以“工匠精神”精心推进城市的绿色发展,以“绣花”功夫细细打磨人们的绿色生活,努力实现让“绿”色文化,在城市的“口袋”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