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天气转晴。在湖北黄石铁山街道矿山路社区居民活动室里,身着统一服装的居民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楼下的九龙公园,10余名乒乓球爱好者在球台前切磋球艺。不远处的儿童乐园里,不时传出孩子们嬉戏打闹声……
乒乓球爱好者切磋球技
去年以来,矿山路社区创新推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六小”群众工作法——以“小会议”解决大问题、“小喇叭”激发大作为、“小榜样”积攒大人气、“小积分”累积大能量、“小服务”撬动大民生、“小事情”赢得大信任,实现社区“自治、法治、德治”大融合,居民幸福指数不断“升级”。
带上“小板凳”,畅通渠道让居民“说”
带上小板凳,来到网格议事点,闲聊生活、诉说需求、分享方法……就这样,小区的“家常议事会”开始了。
厨房外安装铁盒来接油烟机滴落的废油
“一些居民家厨房安装的是老式排风扇,油污流淌到外墙上,影响环境卫生,时间长了存在火灾隐患。”“现有晾衣杆就是一根细钢丝,多晒几床被子感觉就要断了。”……
每周五下午到网格议事点开“小会”,如今成了居民郭三哈的习惯。“大到小区改造、垃圾分类,小到谁家水电报修、阳台花盆怎么摆放,都能在会上说。”郭三哈说,有啥诉求,来这儿说,准有人帮!
把开会变成聊天,通过“拉家常”来解决社区里的大小事,这种“家常议事会”机制,让微信群、家门口处处成了“议事厅”,而居民的生活难题也在聊天中得到高效解决。
社区环境整洁干净
这不,近日召开的一次“小会”,就将居民厨房油污流淌到外墙的烦心事解决了。“这老旧小区,没有烟道,替换原先的老式排风扇是不现实的。”“能否定制一个接油盒,把它固定在窗框边的墙体上,或者直接放在排风扇的下面。”“在盒子里面装上泥沙,方便更换。”……10余名居民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诉说着。邀请到场的专业人员也不时地回答着大家的问题。经过商量,社区确定定制铝合金接油盒,解决了油污墙面的难题。
“家常议事会”越聊越热,居民“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如今,社区在6个网格建立了12个网格议事点,居民在这里开“小会”,聊出了共享工具箱、便民充电停车棚、闲物交换空间等16个民生项目,化解了居民生活中的堵点、痛点。
选树“小榜样”,释放基层治理正能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名“最美”就是一面正能量旗子,就是一个和谐音符。
79岁的最美志愿者董宏才,自从退休后,每天揣着维修包,不是为这家邻居更换自来水龙头,就是为那家老人修理小家电。他说:“我现在还能动,能为身边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心里很高兴。”
“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我感受到了奉献带来的快乐。”优秀党员王秀清,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在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还热心帮助小区独居老人。12年来,她结对帮助过100多位空巢、孤寡、行动不便的老人。
小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去年以来,社区充分挖掘、选树居民身边的榜样人物,邀请他们对群众分享自己的故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起居民的共鸣,释放基层治理的正能量,让民心有了凝聚力、战斗力。
与此同时,社区还动员居民群策群力,共同谋划传承矿冶文化。社区下沉党员阎红勇组织成立了一支矿山路社区解说员队伍,利用“小喇叭”宣讲矿山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老铁精神,激发矿山人热爱矿山、建设矿山,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社区12名居民、党员组成的“小巷管家”上岗后,持续对背街小巷、路边花坛、楼道走廊开展清理,让“房前屋后”焕发了新魅力。
更换晾衣杆,方便居民晾晒
“小巷管家”的热情也感染了辖区居民,不知不觉间,越来越多的居民也自愿加入社区治理的行列。如77名楼栋长发动居民组织77个“楼栋自管组”,围绕社区治安、环境卫生、文明居住等社区治理重点开展活动,共同维护环境和建设成果。
从“小喇叭”宣讲,到选树“小榜样”,再到“小积分”兑换激发志愿服务活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共识广泛凝聚,踊跃参加文明创建、反诈宣传等各类活动。
解决“小事情”,做足民生幸福“大文章”
社区里的公园绿意盎然
“杨师傅,这是我们帮您申请的残疾人器械,试试看能不能用?”近日,网格员在走访入户中,了解到残疾人杨风霞的拐杖已经用了好多年,磨损严重,急需一支新拐杖,便主动提供了代办服务。接过网格员为她申领的新拐杖,杨风霞激动地说:“这服务太贴心了,解决了我的一大烦恼。”
“小张,我跟你反映个问题,你看能不能借着社区环境改造的时机,把咱们这边的树枝修一修?”矿二路的李大知居住的这片老房子,楼栋之间种满了樟树和梧桐。随着大树的生长,树枝越来越靠近居民家的窗户,有些树木树枝盖过屋顶,落叶经常堵塞排水管,屋顶积水渗水现象也比较严重。网格员将收集的问题向社区反映后,社区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大代表、居民、党员、建投物业等多方协商议事,对社区内36棵大树进行了全面修枝、“瘦身”。
社区小巷变美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社区从小网格的小事情着手,通过1个网格配备1个项目指导员、1个网格自治组织、N个共建队伍,积极解决居民身边小事难事,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一年来,解决了筒子楼扶手破损、落水管堵塞、停车难充电难等123件群众急难愁盼事。并将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提升为1分钟到便利店、2分钟到农贸市场、3分钟到爱心食堂、4分钟到网格服务站、5分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五分钟为民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