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竹溪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联学联建探新路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3-03-31 09:04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周力、陈绍锋)强化党建引领带动,激发乡村产业活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帮扶政策见效……2022 年以来,国家局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烟草行业体制优势、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探索建立国家局机关党支部与定点帮扶地区基层党支部联学联建工作机制,奋力让秦楚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更实、底色更足、质量更高。

为烟叶生产“把脉问诊”

“塘坪村正面临 1961 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平均强度最大的高温少雨天气,旱情快速发展,叠加高温热害,不仅降低了烟叶的抗病毒性,还会加快病毒侵染,对烟叶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一场烟叶生产技术培训在竹溪县塘坪村的烟田里如火如荼地开展。

2022 年 7 月以来,塘坪村持续遭遇高温、干旱天气,部分烟田病害严重。中国烟叶公司党支部得知塘坪村烟农的生产困境后,邀请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王凤龙,深入塘坪村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王凤龙深入烟田查看烟叶受灾和病虫害情况,测量土壤墒情,详细讲解干旱时期对马铃薯 Y 病毒、花叶病、赤星病的防治措施。“当前正值高温天气,也是病虫发生的高峰期,在抗旱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脚叶清理,保障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从而减少田间再侵染菌源数量……” 王凤龙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烟草病虫害防治的操作要领,现场回答了各种“疑难杂症”。技术人员与烟农学习热情高涨,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科学的种植经验和技术运用到日常种植中。

此外,为解决干旱问题,烟叶公司党支部积极联系当地气象部门,为种植户提供精准气象服务,协调筹集帮扶资金购买水泵、水管等设备,针对干旱严重的困难户,组织志愿服务队“借水入田”,以解烟苗燃眉之“汲”。自联学联建活动开展以来,中国烟叶公司党支部还向烟农发放烟叶生产技术手册,指导培育职业烟农,特别是在大旱之年,为塘坪村烟叶产业送来了“有源之水”,鼓舞了当地群众的烤烟种植信心。缔造产业振兴“综合体”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2021 年,竹溪县肖家边村被确立为国烟定点帮扶村,国烟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对该村进行发展规划。在经过多次摸排走访及产业考察后,相关人员总结出肖家边村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家风文化、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耕读小镇” 文化先行、水美乡村旅游胜地、生态宜居特色民宿、绿色农业特色种植等规划方向。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国家局科技司党支部书记钱航先后两次前往肖家边村开展联学联建、共学共促活动,做好“党建赋能、融合提升”文章。

在理论学习上,两个支部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交流,结合肖家边村红色故事进行党史学习,围绕“三农”问题谈破题、论规划。

在党群服务设施建设上,协调帮扶资金采购电脑、打印机、空调等设备,维修公共设施。

在乡村振兴发展上,提供产业技术支撑和政策扶持。

在为民服务上,开展爱心助学助难活动,为肖家边小学捐赠图书、活动器材、教具等,对困难党员群众开展慰问帮扶。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建设。如今,肖家边村被推荐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在支部主题党日上,钱航动情地说:“通过联学联建,我看到了肖家边村在国烟帮扶下的巨大变化,更让我看到了基层党支部的强大凝聚力,我相信这里会越来越好!”

如今,肖家边村二十四天井古建区已完成修建工作;村口渔乐区已完成施工任务;现代农网建设有了新突破,快递入村、金融代办、烟草零售终端不断优化,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合作社,带动村民务工增收,村内投资1400万元建成现代化食用菌示范园,年生产食用菌 400 万棒,带动1150户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户年均增收 15000元以上。

育基层振兴“领头雁”

“今年,我们蒿坝村种植烟叶 1090 亩,村‘两委’成员带头发展种植产业,天麻、辣椒、蘑菇等经济作物发展也在稳步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全力组织动员群众,盘活本村资源资产。”2022 年冬,湖北中烟襄阳卷烟厂党委委员、副厂长王纪忠到竹溪县蒿坝村开展联学联建活动,蒿坝村支部书记邵义贵介绍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

王纪忠表示:“蒿坝村的烟叶效益提升、多元产业发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事实证明,我们坚持依托烟区资源优势,主业稳收、辅业增收的思路没有错,只有实现产业组合的新突破,才能促进收入持续增长,打开地方乡村振兴新局面。”

在脱贫攻坚战结束后,如何发展产业,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实现集体增收?这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蒿坝村面临的难题。

就在此时,国家局启动了新一轮对口帮扶。国烟挂职干部充分调研蒿坝村的发展瓶颈,湖北中烟主动融入,与蒿坝村开展联学联建。王纪忠多次来到蒿坝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派出技术人员指导产业发展,向群众赠送电脑、书包、保温杯、投影仪、图书,并培养出了以支部书记邵义贵、烟农刘阳松和刘芳为代表的产业致富模范代表。现在的蒿坝村,党组织有活力、产业有奔头,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建立了产业合作社,群众积极参与,“订单式”收购让产业发展更有保障,“党支部 + 合作社+农户”已成为该村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我们要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帮扶优势,将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国烟新任挂职干部到竹溪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后,以联学联建活动为载体,用足用好国烟党建专项帮扶资金,选取竹溪县三个党组织薄弱村与国家局科技司、烟叶公司、湖北中烟等单位强化“党建 +”阵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水平,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组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