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俊 通讯员 梁时荣
“现在丈夫不仅能坐,还能扶着站立,这都离不开杨帅康医生的坚持。”日前,市太和医院康复院区收到患者家属一封千余字的感谢信,揭开该院康复师杨帅康连续两年坚持利用下班时间无偿上门为患者做康复治疗的善举。
2018年,入职2年的杨帅康从调任同事手中接过“接力棒”,负责患者刘某的康复治疗。该患者早年因大量脑出血,遗留严重运动功能、认知言语等功能障碍并伴视神经损伤,又因患有糖尿病足合并症导致坐立困难。患病后,刘某一直由妻子和高龄的母亲合力送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2019年,因为母亲去世,家中陷入困顿,治疗一度中断。
杨帅康不忍刘某十余年的康复治疗功亏一篑,在征求自己妻子意见后,他做了一个决定——下班后挤出时间上门无偿为刘某做康复训练。
身为在职康复治疗师,杨帅康除了每日要完成日常的工作任务外,还要负责小组其他事务。在保证一周至少两次治疗频率的前提下,他千方百计挤出时间,不论刮风下雨,坚持上门为刘某做康复治疗。刘某体重较重,每次做治疗时,都需要杨帅康扶着做站立训练,一个回合下来他就汗流浃背、精疲力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预防突发情况,在给刘某做康复治疗时,杨帅康总是边做边讲,为家属讲解训练原理、最佳训练时间段、时长以及注意事项,传授各种呼吸训练、心肺训练等方法,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静脉舒张、压疮等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刘某的身体逐渐好转。
他们是医生和患者,同时也是胜过亲人的存在。日常的问候,节假日的关心……两年的危难相扶,刘某一家与杨帅康产生了深厚情谊。“我们曾多次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他总说这是作为医生应该做的。我们无以为报,只能借这寥寥数语,表达对他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在信中,刘某的妻子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