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刘念)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在公安县章庄铺镇这片热土上“乡贤才涌”,激起了共同缔造“千层浪”。乡贤作为该镇的宝贵人才资源,回归故里,反哺桑梓,成为助推该镇共同富裕,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传承乡风文明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
企业座谈会。通讯员 供图
乡贤联谊会。通讯员 供图
共话思乡情怀
“我有四家服装公司,三家在广东,一家在章庄,我们公司的服装主要出口,订单量大,销路广。现在我正在将主要产业向章庄转移,没别的原因,只因为我是章庄人,章庄是我熟悉的地方,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另外政府也给予很大的支持,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带动家乡就业和经济发展,我认为这不止是帮促,更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家乡。”在参观湖北汇黎服饰时,总经理毛光黎自豪地介绍。
早在汇黎服饰章庄分公司建成投产时,原本在广东汇黎服饰有限公司总部上班的公安人童玉程,想家心切,积极响应公司号召,申请回家乡上班。“这里的待遇和广东的一样,在家还可以照顾老和小,环境也比外边强”湖北汇黎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童玉程说道。
这些都是章庄众多乡贤积极反哺家乡的一个缩影。
春节前,双星村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贤联谊会,全国各地回家过年的乡贤们汇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为美丽章庄建设赋能助力。“现在我们村种植阳光玫瑰的农户越来越多,可是销路和价格始终受限。”会上双星支部书记罗海林说道。在外从事销售多年的一位乡贤陈军说道:“可以开直播呀,直播带货这么火,可以卖到全国各地,我在广州也可以通过我的店铺线上线下帮你们销售。”“我也可以介绍冷链物流公司给你们,我在物流这行搞了几年,也认识些搞冷链的。”一个在本地从事物流的乡贤理事会成员说道。乡贤们你一句我一句,迅速将目前葡萄产业的困境一一化解。
共建和美家园
“这个游园修建的真好,我的孙子放假不愁没地玩了,饭后散步再也不愁没地去了!”家住三省桥游园附近的村民张改全高兴地一边牵着孙子一边说道。
三省桥游园位于G25国道,处于章庄和去往澧县的交汇处,由镇政府出资修建,游园占地面积10多亩。游园修建之初,“建后如何管理维护?”成为困扰三省桥村支部书记的一道难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三省桥乡贤理事会张家宏主动联系村委,愿意主动带头捐款,并表示“三省桥是我的老家,逢年过节总要回来看看,这几年的变化真的太大了,政府花钱为我们修建游园,我愿意捐款,为家乡出一份力,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好。”接着召集的全体村民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建言献策,各抒己见,捐款的捐款,出力的出力。在修建过程中,退休的医生胡成秋也是充当了项目工程“检验员”,没事就到游园里转悠,为大家的共同工程把把关。
三省桥村还邀请乡贤列席人大、经济工作会议,拓宽乡贤建言献策、牵线搭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渠道和途径,推动乡贤参与村级议事、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畅通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乡贤理事会成员的退休教师胡生香,是大家口中的“热心肠”,退休后在家闲不住,在村里遇到矛盾需要调解时,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充分发挥了在村里“人熟、事熟、理熟”的优势,积极参与村级的社会治理工作。三省桥村乡贤自发成立了乡贤文化讲堂、乡贤调解室等,通过上门化解 、接访化解、跟踪化解等方式,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帮助村、镇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共汇家乡文化
镇党委积极部署,统筹安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贤工作,着力把乡贤“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为全镇发展集智聚力。在镇政府的引导下,以郑公籍作家为主体创作的乡土诗文集《牛郎湖畔:时光里的章庄》一书完成并出版,中国当代著名评论家樊星在本书《序言》中写道:“这本书是章庄文化建设的硕果,也是一个标杆。”
乡土诗文集《牛郎湖畔:时光里的章庄》通讯员 供图
本书的作者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赤子之心,通过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把章庄的历史、文化、景观、人物、风物、文物等从多角度乃至全方位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更多人了解章庄、关注章庄、喜欢章庄。
章庄铺镇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做好“聚贤”布局,通过亲情联络、乡情感召、政策扶持等方式,助力乡贤回归,举办乡贤座谈会及联谊会,建立健全制度,搭建创业平台,打通乡贤回归干事创业通道,不断优化乡贤返乡创业营商环境,以乡情为纽带激发广大在外乡贤热爱家乡、服务建设、乐于奉献的情怀,助推了镇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