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万良琛、杨丽萍)3月11日,由兴发集团为兴山县昭君镇昭君村无偿援建的“龟山寨”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光伏发电站现场,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排排光伏板上散发着“金色”的光辉,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块块光伏发电板正将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将光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效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感谢你们的帮衬,光伏电站终于建成了!”昭君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娥欣喜地说。
昭君村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属三峡库区移民村,是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的家乡,全村主导产业以旅游业为主,近几年由于疫情影响,旅游业不景气,村里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全村共405户1305人,常住人口仅600余人,大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
没有像样的产业,就不能造血,村民的致富梦自然不能实现。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2021年,镇党委政府决定帮村里建设光伏电站。经过多方沟通协商,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抢抓“村企共建”机遇,最终争取到兴山县属国有企业兴发集团的支持,弥补了项目资金缺口。2022年10月,占地84.5亩、设计装机容量约3500千瓦、计划投资2000万元的昭君村“龟山寨”光伏电站在村民们的欢庆声中开工建设。
项目顺利开工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兴发集团公司副总、光伏电站项目负责人王相森却陷入了沉思。原来,由于光伏电站建在二组龟山寨的山顶,通往电站的道路还是土路,给发电设备的运输维修带来巨大困难。
由于道路问题,昭君村“龟山寨”光伏电站项目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光伏电站是全村的希望,我们不能半途而废。”张世娥语气坚定,无论如何,也要把路修通。
为了尽快修好这条光伏产业路,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共同缔造”理念,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召开多场屋场院子会,组织村民主动出工出力。
修路钱不够怎么办?村里筹一点,乡贤助一点,项目众筹一点,村民一人出一点,资金筹集到位,马上开始动工。二组村民自发分工协作,做预算、清垃圾、请挖机、平路基、搬石块、填夯土......有条不紊地施工修路。通过村民的共同努力,一条从主线公路到光伏电站长约3公里的产业路成功修通,光伏电站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昭君村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300万度,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30万元的收入,这就像一本阳光存折,将为昭君村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我们昭君村今年也将成为兴山县首个‘百万村’。”张世娥说,发电的钱将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产业。
近年来,兴山县昭君镇牢牢把握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依托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借光生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农增收致富。下一步,昭君镇将结合各村发展实际,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把光伏发电项目做大做强,同时逐步推进“农光互补”,在光伏电站内土层肥厚区域发展淫羊藿、金银花等道地药材种植,在陡峭荒坡区域则发展鸡、羊等光伏板下养殖,实现“一地多用”,达到生态富民带动村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