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强“链”看“高”度

襄阳日报 2023-03-03 10:15

回天全自动生产线。

【编者按】

2月28日下午,2023年全市第一次项目建设观摩交流活动总结大会召开,会议通报了2023年全市第一次项目建设观摩交流活动考评情况,高新区总分排名第一。其中,工业项目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一期15GWh动力电池项目现场评分排名第一。

此次项目建设观摩交流活动,高新区参加观摩的三个项目展示了高新新“高”度。回天高性能封装材料及锂电池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将打造“国内最大的胶粘剂研发制造基地”;襄阳惠强新能源锂离子动力智能隔膜生产项目应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层共挤技术,国内首创、世界领先;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达产后,产能将在比亚迪全国18大生产基地中位居前列。这三个项目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其中回天高性能封装材料及锂电池材料、惠强新能源锂离子动力智能隔膜本地化配套比亚迪刀片电池项目,强强联合,“链”起高新区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

莫负春光好,奋进正当时!高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重整行装、接续奋斗,沿着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以坚定的决心、信心、恒心,强大的志气、骨气、底气,高昂“龙头”,踔厉奋发,以“链式思维”破解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和瓶颈,迅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滚滚热潮,全力打造全市既大又强、实至名归的“火车头、主引擎”,奋力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和实在业绩诠释使命担当、彰显责任贡献。

回天高性能封装材料及锂电池材料智能制造项目:

襄阳的“回天” 世界的胶粘剂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回天)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经改制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襄阳本土企业,非常不易。”2月28日,在回天高性能封装材料及锂电池材料智能制造项目现场,观摩团代表看到回天发展后感叹:科技自立自强,成就了今天的回天。

回天高性能封装材料及锂电池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是回天聚焦芯片封装、锂电储能、新型能源主赛道,突破高端胶粘剂应用“卡脖子”的问题,打破垄断、引领国产替代,打造的胶粘剂智能化标杆工厂。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胶粘剂生产制造基地。

“世界胶粘看中国,中国胶粘看襄阳,襄阳胶粘看回天。”项目秘书杜慧娟介绍,回天通过在鄂、沪、粤、苏等地和日本、越南建成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引领国产替代进口,抢占行业制高点。全球每两块光伏组件就有一块使用回天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5%以上,是光伏行业封装材料全球知名品牌。回天新材现有近300项发明专利,参与2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12款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是全国5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之一、全市唯一的“5G全连接工厂”。

“这个车间生产的是太阳能光伏组件专用密封胶。”在光伏新能源车间,总工程师刘苏宇说,车间装配了全球首条硅胶115全自动螺杆生产线,可实现数字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作业;在工艺上,缩短物料进料时间,效率提高5倍以上。2022年,回天新材获得了由全球行业权威组织——德国莱茵签发的全球首张光伏硅胶产品认证书。

在回天新材4号车间,亚洲首条年产万吨级双螺杆智能化生产线忙碌不停,一罐罐聚氨酯胶在这里下线。据介绍,该产品性能已达到国内顶尖水平,主要供应比亚迪、日产、宁德、亿纬锂能等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

襄阳惠强新能源锂离子动力智能隔膜——

每月单供比亚迪1000多万平方米

在襄阳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惠强)的产品展示大厅,2022年9月试生产下线的第一卷三层共挤智能隔膜,引起观摩团的格外关注——“国内首创、世界领先,此创新产品由5个核心专利予以保护、总计12个专利形成专利集群。”项目秘书介绍,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实验不爆炸、不起火的背后,惠强的隔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隔膜是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大组件之一,也是四大组件中技术含量最高、行业壁垒最强,最晚实现国产化的组件。襄阳有了新能源锂电池隔膜,让襄阳新能源新汽车产业链更加完备。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三层共挤隔膜产品,打破了欧美、日、韩长期技术封锁,实现了电池隔膜的国产化替代。

襄阳惠强新能源锂离子动力智能隔膜生产项目是高新区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精准招商,“腾笼换鸟”盘活低效闲置厂房的示范项目。此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47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三层共挤同材质高强度隔膜、有机+无机功能复合高安全性隔膜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河南、合肥生产基地共同构成国内四大生产基地,主打高端隔膜产品。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拉伸工序,它可以一次同步拉伸40层隔膜,远超同行业24层的平均水平。”襄阳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惠强)副总经理王敏向记者介绍,“流延高端设备配有我公司独有的三流腔模头专利技术,具有层间分布均匀、指标一致性好的优点。它的生产速度比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3%,宽度高出29%,也是目前国内干法隔膜中幅度最宽、速度最快的高端生产设备。”

“可视窗和展示屏中展示的这条生产线就是为满足比亚迪需求而增设的,正在生产的这批隔膜明天就会运输到比亚迪襄阳产业园。”车间负责人张卓介绍,襄阳基地每月向比亚迪供货1000多万平方米隔膜。

据悉,惠强襄阳基地是集团四个基地中产线最多、效率最高、设备最精良的基地。基地正在安装调试的3条生产线,计划下个月开始投产。预计今年9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可配备60GWh锂电池,可配套120万辆新能源车。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一期15GWh动力电池项目:

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该项目是襄阳市目前建设速度最快、投资强度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同时也是技术引领全球的新能源电池项目。”襄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厂长办公室王璇介绍。目前,已建成19栋厂房,9栋员工生活配套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105万平方米。

观摩团当天主要参观了已经投产的第一生产模块,年产能15GWh。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纵深116米,可容纳8条生产线,目前已投产5条生产线。“生产效率领先同行业5年以上。”王璇介绍,单条生产线最大可满足3.6万片电池的日产能需求。

据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实现了“四最”:建设速度最快,2022年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进规,刷新了“襄阳速度”。生产规模最大,占地面积1283亩,总投资10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实现140亿元,亩均投资强度高达623万元,亩均产出产值高达1287万元。带动能力最强,可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现已招聘员工8500余人,其中90%以上来自襄阳本地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配套最全,产业大道、机场北路等市政道路已建成,80亩的临时停车场可提供3000个停车位,30亩配套商业街正在规划建设当中。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的落地,是比亚迪加快华中区域战略布局的一次大手笔,也是襄阳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继“东风出山”之后的又一重大发展事件。目前,襄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除了与回天、惠强等企业达成合作外,还在与20多家本地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随着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一期动力电池项目建成投产,还将延伸产业链至电池零部件、零碳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落户襄阳,助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为襄阳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贡献力量。

文/全媒体记者 杨柳 黎贵波 通讯员 潘超 图/全媒体记者 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