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付宏才 徐学波) 23日,在枣阳市兴隆镇镇区新鑫大道、华阳路等主要街道,道路平直整洁、焕然一新,路两旁门店招牌统一规范设置,路边绿化、供排水、排污、电力、环卫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兴隆镇新鑫社区居民贺勇说:“现在,我们镇区环境变化可大了,感觉像住在城市一样,我家附近就有2个小公园,我经常到公园转一转、锻炼锻炼身体,感到很舒心。”
和兴隆镇一样,枣阳市各个乡镇的面貌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也大大提升,这种变化得益于枣阳市开展的“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近3年来,枣阳市按照“高起点规划、特色化发展、全域性整治”的思路,全面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美化群众生活环境。
该市成立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市级主导、乡镇主责、部门主管、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依托乡镇资源优势,结合实施“十四五”规划,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对枣阳全域“擦亮小城镇”进行谋划设计,按照“基础类、提升类、精品类”三大类别推进,做到“一镇一规划”,彰显“一镇一特色”。另外,枣阳市选取吴店、兴隆、七方、太平、王城5个镇作为试点,按照全域治理目标编制项目清单,其余乡镇全年至少打造3条街道或河道、公园等重点项目,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构建全市“一主四副两带多点”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目前,吴店镇、兴隆镇打造成综合型乡镇,太平、平林、新市、熊集、车河、刘升、南城梁集等7个乡镇打造成生态旅游型乡镇,七方、琚湾、杨垱、王城、鹿头、随阳等6个乡镇打造成农业服务型乡镇。
“擦亮小城镇” ,资金是保障。枣阳市将上级可用作城镇建设的扶持资金有效整合,并从其它方面协调1亿元,分试点镇和非试点镇分别给予一定的“擦亮小城镇”建设启动资金。同时,枣阳市政府委托国投公司对“擦亮小城镇”融资8亿元,并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城镇建设。另外,设立“擦亮小城镇”枣阳市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30万元资金,开展“擦亮小城镇”项目拉练3次,结合每次拉练情况,对“擦亮小城镇”工作开展突出、效果显著的乡镇进行奖补。据统计,枣阳市镇两级近3年内投入10多亿元 “擦亮小城镇” ,重点实施了30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各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重特色、重细节、重精致、重技术运用,不贪大求洋,不全拆重建,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改造,保留和弘扬城镇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小城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