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缑泽鹏)一个数字乡村融合底座,统筹1200平方公里乡村的所有资源要素,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系统规划城区与乡村数字一体化,以数字化、信息化推动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近郊型乡村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1月3日,“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公布,作为全国117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县,武汉市委网信办组织推荐的武汉市江夏区是唯一入选全国年度地方改革典型案例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近年来,江夏区探索创新“一主引领、四翼驱动”建设模式,实现对乡村领域的数字应用和智慧调度,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2020年10月底,江夏区首批入选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区县。2021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江夏区结合涉农区域发展成熟的点位,设计了“一主引领,四翼驱动”的试点建设模式,以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治理、智慧党建4大特色片区为重点,打造数字创新应用场景,带动全域数字乡村建设。江夏区连续两年将试点项目列为区级一号改革项目,成立了国家数字乡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亲自挂帅,各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政府投资和企业自建两种形式,推动整个项目的建设。
构建“智慧江夏”数字乡村融合底座。通过梳理各部门各行业的涉农数据资源目录,建立数字乡村信息资源规划体系;逐步实现全区农业部门政务、涉农部门、企业、互联网等多源数据的汇聚治理、融合共享,形成统一的数字乡村数据仓库。开发夏金农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区级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系统、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系统等数字乡村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为全区农业发展、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数字化服务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
构建“智慧农业+”平台。面向江夏区传统农业板块,以重点农企和产业园为试点,形成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产品追溯的数字化示范体系。
构建“智慧旅游+”平台。整合江夏区五里界街道12个旅游景点资源,建设旅游、生态数字化设施,建设“智慧旅游+”政府端、企业端、用户端,提升五里界旅游片区旅游管理能力,增强营销和分析能力,提升游客体验。
构建“智慧治理+”平台。在江夏区高峰村,31个道路卡口布设共计90个摄像机,人流量密集的路口和街区安装20台一体化球型鹰眼全景跟踪摄像机,通过AI算法,精准地将人口聚集、自然灾害、溺水、垃圾堆放、外来车辆等情况进行及时预警和推送。53户留守独居老人安装视频监控、燃气泄漏报警、AI电力脉象仪、一键 SOS 求助报警和可视化对讲设备,各类数据统一接入高峰村治安监控中心,实现 24 小时实时监测及预警。
构建“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农村党建党员融合服务系统在四村联合党委的应用,破除人才使用政策瓶颈,建设农村专业人才“互联网+”共享生态圈。以农家书屋为精神文明建设推手,把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2022年8月16日至17日,全省数字乡村现场推进会在江夏区召开。此时,江夏区已完成智慧治理板块的高峰村的平安高峰和养老看护两个专题建设,同步完成的还有智慧农业的溯源平台、智慧旅游的三端平台建设,同步推进的有数字乡村一张图整体开发、智慧旅游的硬件安装、智慧党建的信息收集、以及两大工程中的涉及地质灾害、水质监测等的现有数据对接和设备安装。据悉,江夏区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先进县市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强调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深入扎实推动地方改革工作,使地方改革更好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促进地方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为梳理和总结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成果和经验,“中国改革2022年度案例征集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经过近半年案例征集和多轮次专家评议,于2023年1月3日发布“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这些案例从30个省(区、市)各级改革部门推荐的近2000个改革案例中遴选。案例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涉及各领域改革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