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徐道洪 李杨 洪淼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2023年新年来临之际,襄阳公安机关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年度总结现场会,于2022年12月28日,在襄阳市襄城区、老河口两地举行。
一桩桩务实事,一件件新举措,无不透露着“公安姓党”“不负人民”的百姓情怀。
会议现场
从警务力量融入党组织到网上网下“找堵防”,从“百日 ”“夏夜”“烈日”等行动到全域布局“五治”共举,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从乡土间到城市里,从一枝秀到满眼春,在襄阳这片大地上,无处不彰显人民公安守护百姓平安的拳拳之心。
一脉赓续,“枫桥经验”走进新时代
上世纪60年代初,枫桥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到矛盾不上交,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就地教育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新人的经验,即“枫桥经验”。
毛泽东同志指出,公安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做群众工作,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你们不要忘记动员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演变成“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从福银高速到老河口市区,李楼镇是必经之地。作为最接近市区的城郊接合部,既要服务1个社区、21个行政村的4.38万居民,还要服务200多家企业。社会治安压力大,邻里纠纷、劳资纠纷以及工人之间的矛盾纠纷频发。
为了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李楼派出所改变坐等报警、所内调解的传统调解方式,创立了“上门调解”新模式。他们以治安巡逻车为载体,选派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辅警,开展入户走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2022年4月21日,朱楼村村民付师傅和黄女士在李楼派出所签下了和解协议,这对曾经的夫妻,历时两年的家庭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两年前,他们因感情破裂离婚,因财产分割问题,两人一直心存芥蒂,多次发生争吵。在一次走访中,李楼所民警获悉此事,多次登门调解矛盾,并向两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在民警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就财产分割事宜达成了一致。
警企协作,让矛盾化解在萌芽。2021年6月,李楼镇辖区内某汽车配件公司两名员工在车间工作时,发生口角后两人大打出手,李楼所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到场后对两名员工进行了批评教育,两人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借此机会,民警与在与公司经理协调,当场召集全体员工开展了一次普法教育活动,通过身边的案例向该公司员工介绍了打架斗殴、吸食毒品等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宣传教育效果极佳。公司巴经理表示,“李楼派出所真正做到了对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警企联系无盲区,我们安心多了”。
一键直达,科技力量打造“智慧城市”
参会的车辆沿着尚未修好的公路,缓缓进入老河口市公安局新大楼。
“大楼2022年9月30日落成,治安大队、禁毒大队等单位也告别了多年来在外租房的历史,实现‘回家’办公。”老河口市公安局局长杨德富感慨万千。
该局“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里,情报研判区、视频侦查区、互联网巡查区等多个业务部门打通办公,110指挥调度中心,110接警系统、一键视频报警系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社会治理智慧化应用平台、有线无线通信指挥等多种系统一应俱全,堪称该局“智慧大脑”。极目新闻记者从屏幕上看到,视频探头下,各交通卡口、重点场所情况一目了然。
老河口市公安局“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中心
据介绍,这套系统由200个A类探头和2000余个雪亮工程探头构成,民警在指挥大厅便可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
在襄城区檀溪派出所,“城运中心信息枢纽平台”打通辖区城管、住建局等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实现群众身边事多头共管。
依托“综治监管平台”,先期在襄城区骧龙国际、山河万里等3个小区打造智慧警务室。小区“人过留影、车过留牌、机过留号”。布设智能烟感、气感、门磁、高空抛物、防溺边界等智能预警设施,提高智管水平。精准告警,提高各类防范,有效增加小区居民的安全感。襄城公安局局长吕保南称,在襄城区,视频监控达6920个,“天翼看家”探头4140个。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市公安将最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放到最要紧之处,让群众享受平安、和谐、现代化的社会红利。
一份初心,警务融入基层创新工作举措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二十大安保期间,湖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两次到老河口市场实地调研,对该市“五级五联”机制予以肯定。
老河口市洪山嘴镇西临丹江口市,南与谷城县隔河相望,北与河南省淅川县、邓州市交界,汉丹铁路、302省道穿境而过,版图面积206平方公里,辖26个村175个组和2个社区,户籍人口4.7万。
今年以来,洪山嘴派出所综合地理区位、人口数量、治安形势等情况,选定并建成赵岗、付家寨、洪山嘴3个中心警务室,构建“所长亲自抓、社区民警专职抓、专职辅警协助抓、兼职辅警分片抓”工作格局。
洪山嘴派出所对精神障碍人员、吸毒人员、刑释人员等特殊群体实施“四时四色”管控法,“四时”即“日、周、半月、月”四个时间,“四色”即“红、黄、蓝、绿”四个等级,每月初联合村干部、驻村辅警,对重点人全部随访一遍,然后对照随访表,红色等级每天关注、黄色等级周关注、蓝色等级半月见一次面、绿色等级每月见一次面。通过“四时四色”管控法,辖区234名各类重点人没有发生一起失控失联滋事的案事件。
檀溪街道办事处城运中心学习先进做法
同时,该所实行“五级五联”机制化解纠纷,即:村级由交界的村与村之间联合、驻村辅警和村干部参与调处,警务室由赵岗警务室与江山警务室、丹江口陈家港警务室、淅川渠首警务室、邓州杏山警务室联合调处,派出所层级由洪山嘴所与周边袁冲所、苏家河所和丹江口均州所、淅川香花所、邓州彭桥所联合,镇一级由洪山嘴镇直各部门联合、跨界纠纷从镇平安办层面协调化解,市一级由市平安办统筹各部门与洪山嘴镇联合调处。在“五级五联”机制带动下,镇、村两级层面化解纠纷178起,提交市级层面化解纠纷6起,纠纷调处率总体达到99.4%。
在襄城,全区9名派出所所长、56名社区民警全部进同级党委(党支部)班子基础上,以农改居问题突出的营盘社区为试点,推动社区民警兼任重点物业党支部副书记,用好社区、物业、党员“双报到”“三个支部”,切实增加社区民警在基层党组织的话语权。实行6个月来,营盘社区有力化解群众关心的物业、水电、邻里等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无一起反复。
“阵地”融入“两委”。襄城区85%的警务室与社区(村)合署办公,推动建立完善每周例会、网格员定期培训、职能部门联动协作、网格考核等四项机制,带动173个村级党组织、477名网格员打造区、镇、村三级联动体系。
一种力量,“德治”教化弘扬社会正气
“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父慈子孝、耕读传家、家和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尽火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在老河口市酂阳和平路社区,有一间特殊的陈列馆——“家风陈列馆”。150平方米的家风陈列馆里,以徽派建筑风格结合灯光、音像等现代技术手段,融书画、图片、文字、书籍于一体,呈现红色家风故事、著名人物家风故事、家风传承故事和众多平凡家庭的典型家风故事。最美民警家庭谢军利家庭和警医模范家庭郭惠黎作为好家风代表,由社区书记、社区民警、家庭教育专家、优秀家风代表组成宣讲团队,引导居民向善向美。
参观庞公派出所
和平路社区民警李婷就是其中一员。她来到社区工作后,自学并考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组织辖区吸毒违法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到家风展陈馆实地参悟,开展心理疏导。22岁的刑满释放周某通过教育感化,重返社区,和父母开起了一间早餐店。
民警在调解矛盾纠纷前,也会组织矛盾双方到家风馆参观学习,并邀请“平安家庭”“最美家庭”参与矛盾纠纷调解,2022年警务室化解的36起纠纷,90%都是一次性调解成功。2022年年初,辖区共有15名境外滞留人员,社区民警带领网格员到其家中,做劝返工作,5月份,8人主动返回家中,民警第一时间组织8人到家风展陈馆参观,用身边人的故事教育感化他们,帮助他们和“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结对子,通过德治教化,李某两兄弟主动申请,帮助民警做境外滞留人员的思想工作,6月,社区另外3名境外滞留人员在李氏兄弟的劝说下返回家中。
无独有偶。襄城各社区(村)发动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成立“红白理事会”“和事佬协会”18个,理出节俭新风尚,和出团结新气象。
2017年,襄城区中山巷社区成立“和事佬协会”,搭建起了说事、议事、和事的服务平台,形成了以“五老”人员为核心,双报到党员、志愿者队伍等共同参与的调解团队。社区“和事佬”充当“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念好“缓、暖、理”三字经,落实“常在小区走一走、常到楼道看一看、常进邻家听一听、社区事务聊一聊、看到陋习说一说、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困难帮一帮”的“七个一”宗旨,调解社区各类矛盾纠纷100余次。2020年襄城中山巷社区“和事佬”协会被湖北省民政厅评选为“十佳优秀社区社会组织”。
以前,襄城区白云村村民碰到红白喜事颇为头疼,办得铺张了伤钱袋子,办寒碜了又怕掉面子。2017年2月,白云村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村里谁家有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就上门摆事实、讲道理,建议按照理事会规定办:宾客只请直系亲属,宴席(含烟酒)每桌不超过规定金额。
“红白喜事理事会有效解决了农村红白喜事宴请过程中存在的奢华、浪费、攀比等问题,感觉风清气正了。”白云村村民说。
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襄阳公安通过“五治”融合,奏响基层治理新时代之歌。今年以来,襄阳市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26.2%、11.4%;矛盾纠纷警情、扬言个人极端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3%、47%;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4.5%。
东方春来早,奋斗向未来。在这场现场会上,襄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新桥对襄阳公安提出新的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把握新形势、新任务,从强化基层警力配置、完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夯实农村警务基础、深化“枫桥式派出所和警务室”创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要做好派出所提质增效“加减法”,抓拓展、抓规范、抓集成、抓提升,纵深推进“122强基工程”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做实主动警务、托底警务,用强基警务改革的新成效,助力平安稳定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照亮新的前进方向。
(图片由通讯员李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