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黄石港区:同心筑梦同城共进,临空格局基本成势

极目新闻 2022-12-30 07:02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李玉

12月29日,黄石市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黄石港区委副书记、区长冯雨介绍该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黄石港区坚持把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为临空黄石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抓手,围绕打造黄石临空经济“桥头堡”、跨江发展示范区持续发力。

发布会现场(极目新闻记者梁传松摄)

产业协同,新登记市场主体8430户

发布会上,黄石港区发改局副局长张桢介绍,黄石港区作为黄石市的北大门,在融入武汉都市圈,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前做足了文章。

在深化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该区加快推动航空物流、人力资源、酒店会展、电子商务等空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鄂州花湖机场后勤配套承载区。

目前,空港数字物流产业园已进驻物流平台6家、税收超5000万元,鄂东人力资源产业园入驻企业51家、营业额突破5亿元,黄石智通、康智人力等顺丰服务配套企业全面入驻。

华美达临空酒店成为机场涉外飞行员专用酒店,黄石万达嘉华酒店成为花湖机场、顺丰集团合作伙伴,黄石数字经济创新中心顺利揭牌,注册入库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122家。邦之德牧业、科航电缆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8430户,同比增长 67.53%,市场主体规模居全市城区之首,规上限上企业突破300家。

项目建设,52个督办项目77%已开工

黄石港区多点推动项目建设,2022年纳入跟踪督办项目52个,已开工40个,开工率77%。

总投资42亿元的空港智造产业园一期、网安科技研发大楼、鑫大地建材定制产业园等 18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投资2亿元的独栋企业总部一期竣工验收,投资6亿元的中央文化区(一期)已封顶,均获批省级“双重点”项目。

配套市交通路步行街改造计划,投资3.5亿元同步打造南京路、黄冈路等8条特色商业街。投资1亿元的“可触摸光显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围绕配套花湖机场,引进了恒基自动化物流智能装备、中科智慧航空餐饮、中咨保盛航空食品等适空项目。环湖大学科创园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科技园、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全区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7倍,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交通互联,深化与鄂州黄冈互联互通

在完善交通互联互通方面,黄石港区举办了黄石港·浠水园区共建项目开工活动。启动了兴港大道(黄石港区)一策湖湿地公园(浠水县),滨江大道(浠水县)-兴北大道(黄石港区)等道路建设。近年来,实施了朝阳路延伸段、花湖大道延伸段、一轴路、纺织二路、钢材市场路等7条断头路打通工程,进一步深化与鄂州市、黄冈市等地互联互通。

张桢介绍,在创新同城化合作机制方面。该区多次赴鄂州市鄂城区、黄冈市浠水县调研交流,就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交通往来等方面签订了友好合作框架协议。黄石港区-鄂城区两地实现社会保障卡申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和结算,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等30个高频事项“跨城通办”。

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信用 风险”监管体系获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称号,“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获全省表彰,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被列为全省标杆。856项政务服务事项整合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在各城区率先承接全程网办的不动产审批事项。

冯雨在发布会上透露,2022年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6亿元,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6.5亿元,增长3.9%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00亿元,增长5.1%左右,增速均居全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地方公共财收预算收入完成7.3亿元。预计“四上”企业净增入库52家,全区规上限上企业突破300家。冯雨表示,该区将继续把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历史使命、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吹响“同心筑梦,同城共进”集结号,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