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床为导向 以科研促学科 太和医院多项科研获省级以上认可

秦楚网 2022-12-28 17:36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毛以国 特约记者 梁时荣 报道:记者日前从十堰市太和医院科研处获悉,今年以来,该院坚持以临床为导向,以科研促学科,多项科研获国家级和省级认可。其中一项入选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立项项目(第二批);两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评2022年湖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估结果优秀和良好;11项科研获2022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拟立项。

太和医院组织申报的“基于多模态组学模型和3D打印技术创新融合进行放射免疫的预后研究”入选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第二批),获得省拨经费50万元。该项目主要面向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征集,本次共有98个项目入选,太和医院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入选医院之一,这也是该院首次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

在省科技厅开展的2022年湖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估结果中,太和医院肝癌精准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评优秀,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评良好。本次参评单位共81家,评估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整改四个等级,其中优秀仅8家、良好12家。太和医院两个研究中心获评良好以上等级,充分彰显了该院的科研实力。

此外,太和医院还有《ABI3BP参与内皮祖细胞功能调控在血管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去泛素化酶OTUD1在肿瘤进展及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等11项科研获2022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拟立项,其中重点类项目2项、面上类项目9项,在全省地市州级医院位居前列。

太和医院科研处主任杜士明介绍,该院科研工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始终坚持以临床为导向,解决难治性、常见性疾病,致力于服务患者健康、促进学科发展。譬如,医院肿瘤科在放射联合免疫的治疗探索上走在全省前列,较早开展了多项不同放射剂量与免疫治疗联合的临床研究,并建立了放射治疗最佳人群的大数据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出最佳的放疗适应人群,做到精准治疗。本次借助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立项项目资助,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影像学多模态组学模型与3D打印的放疗定位技术创新融合,不仅可进一步提高放疗有效率,同时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

医院肝癌精准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2019年通过省科技厅评估批准建设,中心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和湖北省“323”攻坚行动,致力于通过临床医学研究提高肝癌的诊疗水平,规范肝癌的诊断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其中,肝癌精准诊断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大大提高了肝癌的筛查效率,该系统已经实现科研临床转化;肝癌相关临床技术的开展和MDT实践,提高了肝癌的治愈率,改善了肝癌患者预后;肝癌相关肝炎、肝硬化诊疗新技术的研发,则降低了肝癌的发生率。

杜士明指出:“通过长期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科研工作极大促进了医院临床技术不断提高,进而使来院的患者获得精准诊断,科学治疗,实现了尽快恢复健康、降低医疗费用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