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入党仪式》讲述“面向党旗宣誓”

湖北日报 2022-12-15 08:48

73年前的《入党仪式》,现珍藏于省档案馆。 图片提供: 省档案馆

《入党仪式》第一章第四节为“党旗样式”,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了手绘党旗样本。

据档案记载,党员在完成宣誓后需签字,正式完成组织程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通讯员 汤群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向党立下铮铮誓言,对于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说,都是神圣庄严的时刻。

令人热血沸腾的入党仪式,标志着新党员政治生命的起点,表明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出的无悔选择和坚定承诺。

湖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库里,珍藏着一份73年前的《入党仪式》,记载着当时的新党员如何“面向党旗宣誓”。

1

“特别强调党与群众的关系”

这份《入党仪式》,于1949年6月20日由洪山县委组织部翻印。《入党仪式》共12页,5743个字,分为三个章节,针对入党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入党仪式相关步骤和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一章是关于入党组织手续的通知,第二章是中原局关于入党成份及取得革命成份之规定,第三章则是关于发展党员建立农村支部的指示。

据《入党仪式》记载,举行入党仪式和宣誓是党员入党的组织手续,同时也是教育党员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时机。“因此经上级党委批准的新党员,均应举行入党仪式和宣誓,然后正式编入小组过党的生活。”

入党仪式是强化党员意识、坚定政治信念的重要手段。

《入党仪式》中要求,举行会议前支部要充分酝酿与准备,开会程序和内容等要提前计划好。主席报告开会的意义,要说明为什么要开这个会,要特别强调党与群众的关系,共产党员是老百姓的勤务员,有事要和群众商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

面向党旗宣誓,是党员坚定理念信念的奠基石,时刻警醒党员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经得起各种严峻考验的合格的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捍卫誓言,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

2

新党员宣誓后还需签字

《入党仪式》的第一章第四节为“党旗样式”,专门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了手绘党旗样本。

党旗样式与今天有所不同。根据档案描述,党旗长宽比例为五比三,旗面为红色,旗帜左上方有五角星、镰刀、斧头。这象征着以党为中心,联合工人、农民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宣誓是入党仪式的核心环节。这份《入党仪式》记载的入党誓词为——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团体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妥协,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

据档案记载,党员在完成宣誓后需签字,正式完成组织程序。

对于发展党员,《入党仪式》明确指出,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的成份是指本人成份或社会地位,并非其家庭出身。“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在脱离家庭经济生活,担任革命工作满一年后,即可取得革命职员成分。”“剥削者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在其脱离家庭经济生活,担任革命工作满两年后,即可取得革命职员成份。”“剥削者本人脱离剥削生活担任革命工作满三年后,始可取得革命职员成份。”

由此可见,党员的生活状况、思想动向、阶级觉悟是入党前考察的重要内容。

3

历经锤炼与沉淀

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入党程序在摸索中不断走向规范化。

党的创始人没有入党介绍人,也没有固定的入党手续。如毛泽东,他认为自己的入党时间是1920年,这是建立长沙早期党组织的时间。当时他和“何叔衡、彭璜等6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就算入了党。

中共一大召开后,中央越来越重视吸取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经验,把“宣言仪式”应用到党员的入党实践中来。

1925年8月,《中央通告第五十三号——介绍新党员之变通办法,各团体中党团的组织与任务》规定:“新生入学时(即入党),必须经过入学仪式(即入党宣誓),并立即编入某一支部。”

但长期以来,入党仪式及入党誓词在党章中没有明文规定,入党仪式仅是对新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

1982年9月6日,党的十二大通过新党章,第一章第六条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入党誓词首次载入党章,并沿用至今——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重温入党誓词,翻阅泛黄的《入党仪式》,让我们铭记百年大党的苦难辉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书写崭新的篇章。